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校课堂里的“智能脉动”


■蔡义杰 董登奎 杨峰源

“当数字被赋予人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虫子’都成了‘兵’,未来战场会是怎样的态势?”

12月下旬,在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大数据课堂上,某互联网公司总裁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

学院探索构建的“智能无人作战知识体系”,将智能无人作战理念、方法等纳入课堂。一名参加首期“陆军智能无人作战系统运用培训班”的学员充满诗意地描述:“这样的课堂,让我们仿佛乘坐时光机,触摸到了未来战场的脉动。”

“参训学员们所讲的‘脉动’,从某个方面讲,就是智能无人化在战场的应用。”学院无人化工程装备教研室副主任何雷举了个例子:在“跨越险阻-2018”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上,由该院教员、学员与地方科研单位联合研制的“野战尖兵”扫雷车,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旋转、伸缩、夹抓,扫雷车灵活地施展着自己的“手脚”,经过一系列娴熟的动作后,地雷被成功排除。

“突出反恐排爆、机动突击等典型作战样式,构建城镇街区、山地丛林等典型作战环境,都是智能无人技术大展拳脚的领域。”学院领导说。

创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践。笔者翻看该院2018年教学训练大事记发现:他们先后10余次组织干部教员赴一线部队、军地院校和科研机构调研;邀请军内外高校、军工集团、高科技企业的20余名专家来院授课;组织教学员赴南京理工大学、某研究所等10余家单位参观见学;数十次围绕“无人机蜂群作战”“空中突击”等作战运用开展专题研讨。

采访中,笔者跟听了一堂《无人机侦察敌军补给仓库行动》课。授课开始前,参训学员、某集团军参谋贾勇按照课前作业任务,上台讲述了“从如何起飞到完成任务返回”的设想。

“你所提出的雷达系统能用于不同天候吗?仓库收容面积是否满足飞机降停需要?你在100米的高空能掌握合适的‘视场角’吗?”

当贾勇自信满满准备走下讲台时,教员史建军一连串发问,让贾勇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理论讲解后,史建军组织学员实地观看并操作了智能无人化设备。结合具体装备有针对性地培训讲解,加深了参训学员对课程的理解。

创新,打造“智能时代”军校新课堂。笔者了解到,去年以来,该院共开设“工程兵部队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工程防化旅信息系统装备培训”“装备模拟技术”等10个班次的部队所需专业培训班,组建运行了15个学科型学员俱乐部,搭建跨营区跨年级专业学习平台,培训基层一线指挥员近300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