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这是旅队的精神之根,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份荣誉守住,传下去”——

抗洪大堤上,追寻英烈的足迹


■程晋一 程小冬

4月2日上午,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代表和烈士家属一行200余人,前往簰洲湾九八抗洪烈士陵园,祭扫在’98抗洪中牺牲的该旅战士杨德文和叶华林。

礼兵就位,奏唱国歌,敬献花篮……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官兵脱帽默哀,向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群里,上士乔旭冉凝望着杨德文墓碑上的年轻照片,不禁沉思:“正是有了他们那代官兵的舍生忘死,才有了‘抗洪抢险模范旅’的至高荣誉。这是旅队的精神之根,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份荣誉守住,传下去。”

自从当兵来到该旅,乔旭冉几乎从未缺席过每年的祭奠烈士仪式。

多年前,中专毕业的乔旭冉入伍来到连队,当时他体型偏胖,各项训练成绩垫底,整天闷闷不乐。一次训练结束,连队原指导员李超华把乔旭冉带到“英雄十七连”的牌匾前,给他讲起牌匾背后的故事。

1998年7月26日深夜,湖北省嘉鱼县合镇乡发生险情,大堤被洪水撕开一个大口子,村民殷衍太发现后,试图用蛇皮袋去堵,结果被洪水卷入抗旱闸底部涵洞,生死未卜。正在簰洲湾参加抢险的舟桥五营闻讯后火速赶到,以最快速度筑起一道安全堤,然后开始救人。原17连排长高文清,第一个跳入闸口,奋力用双手一层层扒开泥土,10根手指有8个指甲剥离,手掌手背鲜血直流。但他硬是用手刨出一条通往涵洞的入口,随后他让战士用背包绳捆住自己的腿,3次爬进6米深的涵洞,终于将奄奄一息的殷衍太救出。在现场焦急万分的殷衍太亲属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感谢解放军的救命之恩。

8月1日傍晚,簰洲湾江堤轰然塌陷。入伍不到两年的战士杨德文、叶华林,在抢救群众时不幸遇难。他们的家人闻悉噩耗,强忍悲痛赶到部队。当组织向他们征求抚恤善后的意见时,他们的唯一要求是:把儿子埋在战斗过的地方……

谢峰,是连队的另一个抗洪英雄,也是杨德文和叶华林隔壁班的一名班长。李超华告诉乔旭冉,谢班长在簰洲湾摸黑救人时,左脚已经被石头划开一个大口子,由于在洪水中长期浸泡,伤口严重化脓。连队干部让他留守,他坚决不干。当他第6次下水救人时,发现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坐在一个轮胎套着的木盆里随浪颠簸,随时可能被洪水吞没。他立即驾驶冲锋舟向老大娘驶去,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冲锋舟撞向旁边的大树,眼看就要舟毁人亡,谢峰不顾一切伸手去顶大树,当场被撞落下水,左胳膊被树枝戳开一条又深又长的血口子。眼看他就要被激流卷走,同舟的战士宋志辉急忙用钩镐钩住他的救生背心,才使他幸免于难。他强忍疼痛爬上冲锋舟后,又驾舟向木盆靠拢,终于将老人救起。

抗洪期间,谢峰家里同样受灾,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在抗洪最前线。要知道,救灾的地方离他家仅有不到2公里。最终他带领全班战士抢救群众1200多人。

“英雄的十七连,英雄的兵;救灾打头阵,抢险当先锋……”不久后,李超华根据连队的英雄事迹编写了连歌,让乔旭冉在连队反复教唱。后来,连长杜波还让乔旭冉睡在了杨德文生前的床铺上。

慢慢地,战友们发现,乔旭冉变了。他的体能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急难险重任务争着参加,后来还当上了班长。与他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2010年,他随队参加蔡甸抗洪,他所在班转移群众200余人;2016年麻城发生特大洪灾,他作为班长带领全班先后转战麻城、武穴、黄梅、汉川、浠水等地,连续奋战40多天,转移群众近千人,排除险情10余处。事后评功,乔旭冉把自己的名字主动划去,换上了班内的其他同志。

“是连队传承下来的那股精气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擦拭着烈士的墓碑,乔旭冉说,“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烈士用生命为我们带来的荣誉!”

抗洪大堤上,宣誓签名活动结束后,舟桥旅官兵整齐列队,向着烈士长眠的方向,庄严敬礼!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