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专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


■本报记者 吕德胜 李莞梅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场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为探索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

大会召开前夕,本报专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在他看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交流、学习,文明才能获得新的生命,不断向前发展。

回望文明融合发展史

“文明的形成本身就是交流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张国刚说,文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进行着内部整合、外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扬弃,文明才能生生不息。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张国刚用“江河”这一意象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等早期文明,到夏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较大的部族;从东周时期诸子百家,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各文明“支流”逐渐融合成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色。此后,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陆续开通,异域的文化元素同中国本土文化不断融合。

西方文明发展至今,也经历了一个融合发展的过程。张国刚举例说,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对欧洲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中国文官、科举、监察制度传入欧洲,也促进了欧洲文官制度的形成。

践行交流互鉴文明观

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重要论断。

在张国刚看来,当前国际社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零和博弈、冷战思维时有表现。习主席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在文明对话中应该高高举起的旗帜。

“各文明尽管存在一定发展进程的差异,但不应该用文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否定文明的平等。”张国刚认为,每种文明都有其长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才能实现发展,互相尊重、求同存异,才能体现包容。张国刚说,此前,西方也有一些人提出“保护”多元文明,但这往往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非西方文明,并非真正的平等与包容。相比之下,中国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多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在双多边框架下加强媒体、智库、旅游、影视、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合作,有力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对于“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张国刚强调,文明的交流不是体育比赛,不是要评出冠亚军。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只有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品多元文化之美,谋交流互鉴之道,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即将开幕。

“这次大会相关活动达110多项,包括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巡游、亚洲美食节等活动,可谓一场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汇聚、多国民众大联欢的文明盛会。”张国刚指出,当有人在忙着炫耀自己的力量、推行霸权主义的时候,亚洲人民却聚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示各自文明的多样色彩,进行平等包容的对话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实际行动,必将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借鉴,是实现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张国刚说。

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既体现出亚洲文明的自信,也将促进亚洲的协作互信,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