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曲家国情怀的歌

——再读刘静的长篇小说《戎装女人》


■岳长金

2008年4月的一天,看见《解放军文艺》连载长篇小说《戎装女人》,也曾在长岛军营待过的我,冒昧地给未曾谋面的作者刘静写了索书信。没想到4月30日,她不仅如愿寄书,还加一本《父母爱情》,并附一纸感念长岛的祝福信。如今,一代才女命殒58载旅程,顿生失落和惋惜。此时再读书中人物,深感其作品不啻是和平年代充满家国情怀的一曲长歌,这旋律令人回味、令人心动,令人礼敬。

《戎装女人》200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描写原生态军旅女兵生活的著作。小说以女性视角透视现代军营、家庭的每个角落,辐射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紧紧围绕“爱”和“情”两个字展开。家庭之爱、官兵之爱、军人职业之爱和祖国之爱,以及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相互交织,故事新颖,人物生动,情节巧妙,语言诙谐,品位高雅。既具现实生活感,又有时代气息;既是家国情怀的展示与抒发,又是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体现和演绎。这或是作品的创作风格之一。

女主人公吕师无疑是军事人文背景下最优秀的戎装女人。她从神秘的“一号台”话务员干起,一步步走上某通信总站政治部主任的师级领导岗位。这个优秀不只源于军人世家的底蕴和红色基因,放在当下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下,她都出类拔萃。这出自她心性向上向善、永不言败的本质,也取决于她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人对军队无私无畏的爱。吕师及家人和战友陈昆、王恩江、江山等,都以不同的性格、迥异的面孔纷纷登台。且不论干部子弟还是农家“军哥”,几乎所有负重前行的军中男儿在这样一个女性居多的氛围里,都得到女作家的由衷赞赏。这是作品的另一创作风格。

这部作品有很多地方有别于其他军事题材小说。其中对军事禁区内的家庭生活和情感天地动人心弦的描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与突破。军营和军属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没有生活在真空世界,没有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长期和平环境下虽无战事,但军营与军人生活中的矛盾无处不在、难以回避,吕师更是矛盾的焦点与核心。

吕主任像一株绽放的海棠花,在绿草如茵的大草原既美艳又孤单。尽管她有女兵连这个后花园,有为数不少的女兵这些小花作陪伴,但这个自以为继承了父辈血脉的军中花木兰,注定是穿军装的“女君子”、女军官中的“大丈夫”。团政委郭立业去给他爹过七十大寿返程途中车毁人亡,他请没请假、跟谁请假,性质和后果截然不同。当口头批假的那位当事人躲躲闪闪、死不开口时,吕师挺身而出,负起批假责任,“保护”了死者和杨参谋长。人们由衷敬佩她在有可能影响其仕途的关键时刻,甘愿以个人处分为代价,却维护更高尚、更纯洁、更终极的坚守。这亦是作者的禀赋、人格和处事原则。

从女人、女兵、女军官到女大校的路很漫长,也很艰辛。从军阶上说,吕大校距少将军衔似乎仅一步之遥,却如同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她的身边人关心,她的丈夫和儿子关心,她的老八路父亲更关心。吕振堂老人痛恨去了日本的四儿子吕营,甚至到死也不愿见他一面,而对吕师则厚爱、厚望有加。弥留之际,期盼女儿成为将军的夙愿让他死不瞑目,直到吕师不得不违心地在他耳边许下一个美丽诺言才驾鹤西去。然而结局却是,吕师被平调到一个类似边缘化的单位直至退休,未免让人失望和遗憾。在这里,当上将军与否不仅仅是光宗耀祖那么简单,恐怕其中还有更深的东西蕴含其间。是精神寄托、是信仰使然,还是穷其一生的追求?

书外的刘静与书里的吕师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她典型的山东人性格,风趣幽默,大大咧咧,却重情重义,心细如丝;她并不富有,却仗义疏财,悦人悦己、暖人心怀;她才华横溢,著作颇丰,无奈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惜。吕师由话务员到师级女军官,其间虽深藏无数曲折与生活智慧,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也不尽相同,但两人的家国情怀并无二致乃至惺惺相惜。正如刘静所说,“吕师在我心中待了整整12年”。可见人物分量之重。她跟吕师一起成长并进而从中找到自己。作为一名优秀军旅作家,刘静用毕生心血寻找、打磨、塑造平淡生活中的温润、温馨人物。作者一如她笔下的吕师,内心极其干净,一尘不染,世俗的名利根本不入她眼。她用侠骨柔情把阳光播撒每个心田,用剑胆琴心唤来张张笑脸,用宁折不弯衡量人生得失。哪怕罹患癌症,她也要把真挚带给战友,把欢乐传递读者,把温暖留在人间。

十多年前读《戎装女人》,留下印象颇深;如今复看作品,尤感书如其人,人品决定书品。人的生命不能永恒,但作者笔下人物饱含家国情怀的思想、精神、灵魂却会永生。说不尽的传奇才女已经远去,而其作品早就深入人心、且与世长存。愿远行的刘静与所有热爱、怀念她的广大读者观众和亲朋好友们共同欣赏、感受这岁月静好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