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中国馆:不止于颜值,还有“黑科技”


■中国国防报记者 鲁文帝

北京世园会开园以来,中国馆以其独特的中国气质和建筑风格,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打卡地”,还被誉为“一座‘有生命、会呼吸’的建筑”。

何谓“有生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设计师在中国馆大屋顶上设置的排梁结构,可以收集雨水。场地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雨水调蓄池,回收后的雨水再用于灌溉梯田,生态微循环筑就了一座有“生命”的绿色建筑。

来到中国馆二层观景台,近距离观察其屋顶的内部结构,记者发现,屋顶借鉴传统斗拱榫卯工艺,排梁为架,千余块金黄色玻璃整齐镶嵌,阳光透过它们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在地面交汇时金黄一片宛如仙境。

当得知这些金黄色的玻璃可以发电时,参观的游客惊奇不已。传统的太阳能组件多是不透光的黑色晶硅太阳能板,而这里的玻璃是一种全新的光伏组件,在普通玻璃之上增加一层薄膜电池组件,吸光层厚度介于几百纳米至几微米之间,是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近百分之一,透光的同时,对全光谱吸收都较好,弱光条件下发电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晶硅太阳能板。

走进覆土展厅,仿佛步入了梯田之下。半覆土的建筑形式,使场馆与梯田充分融为一体,大幅减少了地下土方的挖掘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因为土的蓄热能力强,覆土的建筑适应了寒冷地区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诉求,也节约了建筑能耗,此外还减弱了风对建筑的影响,为场地周边营造了良好舒适的风环境。”中国馆总设计师崔愷说,中国馆项目因时就势、因地制宜,使建筑立于梯田之上,是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体现。

中国馆并不是一座封闭建筑,走在展馆的任何区域,游客都能感受到自然风吹拂过的清爽舒适。“场馆利用了地道风的原理,外部的空气在进入空调系统吹入室内前,必须先经地道与土壤发生热交换,实现夏季预冷、冬季预热。地道风管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材料,避免了传统混凝土地道风管带来的异味,且不会潮湿。”讲解员王娟告诉记者,场馆几十个通风口和数个地道相连,空气滞留时间变得可控,减少空调开启时间可有效降低能耗,“会呼吸”的建筑由此而来。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绿色与科技完美统一。一场以园艺为主的博览会,不仅有园林花草,还有这么多的“黑科技”,难怪让人流连忘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