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兜底工程,关键要让群众托底

——川渝地区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观察与思考


■本报记者 方 帅

四川省兴文县借助其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优势,以旅游业带动群众脱贫。这是工作人员在石海世界地质公园表演苗族歌舞。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破解“两不愁”,关键要有持续增收渠道

一场新雨过后,山花烂漫,绿草吐新。道路两旁的猕猴桃种植园里,勤劳的村民们不停地忙碌着。

“再过半个月,这里的猕猴桃就挂果了。”车行巴蜀大地,一片生机活力,乡亲们言谈间充满新生活的希望。

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当地,聊起扶贫工作,无论干部还是群众,大都能讲出“输血”与“造血”的辩证法。但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发现,要切实破解群众“两不愁”难题,关键还要确保群众有持续增收的渠道。为此,当地多个区县和乡镇都建起了富有特色的主打产业。

“以前,养猪风险很大,一般农户不敢搞规模养殖。现在,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及养殖技术,生猪出栏后公司还统一回收,而且结算利润不低于170元/头。”广元市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村民潘洪全告诉记者,政府筹措资金帮村里建起了大规模生猪养殖场,并与专业养殖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仅去年,自己的养殖场就出栏生猪700多头。

无独有偶。在巴中市巴州区,当地坚持“一村一品一产业”的产业扶贫思路,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以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当地还建立“扶贫产品”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帮助村民实现特色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如今,打开销路的特色农产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而在重庆市黔江区,政府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了旅游开发“新高地”。不少群众趁着政策东风办起了“农家乐”,拓宽了收入门路。

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川渝两地贫困群众的生活得到很大改观。来自巴中市巴州区的退役军人杨如金说,自从将家里的3亩多土地流转给村里的产业合作社后,自己每年可以获得土地流转金1000元,年底还可以拿到将近500元的分红,加上在村里公益性岗位的6000元工资和部分退役金,自己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

实现“三保障”,还要靠过硬措施办法

在巴中市水宁寺镇龙台村,记者见到了63岁的村主任李国成。上世纪90年代,从部队退役的李国成在当地跑货运,是村里有名的“万元户”。2012年,他的妻子不幸患上重病,这个原本殷实的家庭一夜之间成为贫困户。

在川渝两地,像李国成这样因病致贫的案例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受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当地卫生条件较差、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加上医疗保障政策不完善,很多群众小病扛、大病拖,很少去医院。

而这几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当地医疗保障条件日趋完善,群众观念也发生根本性转变。

“去年,我治病花了6000多元,但自己只掏了50多元。”巴中市化城镇长滩河村村民杨秀成,常年在村里的采石场打工,不幸患上了尘肺病。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还集纳资源形成了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为基础,医疗救助、扶贫基金为补充的健康扶贫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

记者在川渝两地采访了解到,当地政府在筑牢民生“网底”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农村道路整治、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民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长滩河村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30多户村民住房因山体滑坡成为危房。2015年,当地政府投资建起了3个村民聚居点,包括杨秀成在内的30多户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此基础上,政府又投资建成了长达几十公里的输水管网,将洁净的自来水送到百姓家中。

得力举措为群众带来实惠,但在李国成看来,很多地方在饮水安全、控辍保学、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依然繁重。为此,只有舍得下“绣花”功夫,拿出过硬措施和办法,才能切实啃下“硬骨头”。

“扶智”“扶志”相结合,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到重庆市秀山县采访,处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标语。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秀山县,是重庆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据秀山县高级中学校长涂志勤回忆,2007年以前,全县只有2所普通高中,不但办学容量小、教育质量差,而且教育信任危机严重,很多群众把孩子送到外地求学。

“后来,县里将优先发展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举全县之力建起秀山县高级中学。”涂志勤说,经过十余年努力,去年,秀山县高级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7.63%,先后有24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

与此同时,秀山县建立了一整套教育资助政策保障体系,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确保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有书读。记者还了解到,随着教育扶贫的深入推进,当地因贫辍学的情况已基本消除,但学生因厌学辍学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为此,秀山县注重“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创新开展心理帮扶,建立起了覆盖全县所有贫困学生的成长关爱体系。

在秀山县隘口镇岑龙小学,记者翻看学校为贫困学生建立的精准帮扶档案。档案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家长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据岑龙小学校长孙军正介绍,学校在老师和学生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每个月都会组织分析贫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动态,及时调整帮扶措施,并专门开设了脱贫励志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消灭贫困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当地还借助大专院校教育资源,改善基层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例如,当地发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资源优势,以“互联网+”模式办起了开放大学,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

“空中课堂”“农民夜校”“扁担学校”……“扶智”“扶志”相结合,既让贫困家庭看到未来希望,又让村民靠一技之长改善当下生活,边远乡村涌动小康社会新动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