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当心“击汝一砖”


■许定平

著名作家汪曾祺给故乡高邮文游台题词时,没写“沧海尽观”,也非“天下尽观”,而是“稼禾尽观”。何也?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稼禾”里藏着结结实实的百姓生活,藏着世道与人心。“第一应该有生活,第二是敢写生活,第三是会写生活”,汪曾祺正是怀着这样朴素、古典的理念,最终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大家。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陈仁锡反问:“士不立品,才思索然;文章千古,寸心自知,无人品则寸心安在?”自古以来,对于读书人而言,欲作文先做人,做人必先修心,心之宽度决定文之高度,思想和境界决定文风和文路,正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心正则笔正”“诗品出于人品”。反之,脱离生活、夸夸其谈,随意为之、轻慢不恭,则必为世人所不齿。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正值饥疫之时,一读书人与朋友饮酒,高谈阔论至深夜。忽听阁上一鬼怪厉声叱曰:“汝为乡宦,既不思早倡义举,施粥舍药;即应趁此良夜,闭户安眠,尚不失为自了汉。乃虚谈高论,在此讲民胞物与。不知讲至天明,还可作饭餐,可作药服否?且击汝一砖,听汝再讲邪不胜正。”忽一城砖飞下,声若霹雳,杯盘几案俱碎。此公仓皇出走曰:“不信程朱之学,此妖之所以为妖欤!”

这一砖,击得好,击中了古代一些读书人的通病。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南北学者之病》一文中所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北方之学者是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今日南方之学者是也。”其实,无论东西南北,如果读书人未能担当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责任,身怀浮躁功利之心,身陷名缰利锁羁绊,趋炎附势、低三下四,都该“击汝一砖”,当头棒喝。

《笑得好》里有一则寓言,嘲弄的正是这种没有良知的读书人。龙为百虫之长,一日发令,查虫中有三个名的,都要治罪。蚯蚓与蛆,同去躲避,且互问有哪三个名。蚯蚓曰:“那识字的,叫我为蚯蚓;不识字的,叫我为曲蟮;乡下愚民,又叫我做寒现。”蛆则曰:“我一名蛆,一名谷虫,又称为读书相公。”蚯蚓笑曰:“你既是读书相公,你且把书上的仁义道德讲讲与我听。”蛆愁眉说:“我如今因为屎攮了心窝子,那书上的仁义道德,一些总不晓得了。”

屎攮心窝,话虽粗鲁,但讽刺味浓,令人警醒。当时正值康乾盛世,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些读书人为了往上爬,不顾廉耻道德。康熙年间,一些读书人一门心思巴结权贵,不学无术,包揽词讼,横行乡里,坑蒙拐骗。此等人与地痞流氓何异?不狠狠“击汝一砖”,实难解众人之愤。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70年波澜壮阔,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孕育了无数动人的“中国故事”。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历史使命,必须砥砺精气神,担当大道义,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舒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然而,个别文艺工作者没有大作品,却有大派头,也需要“击汝一砖”,清醒一下头脑。有的远离现实、闭门造车、空疏论道,幻想靠自我炒作、靠花架子一夜成名;有的搞“悬丝诊脉”那一套,关在象牙塔里打打电话、发发邮件,把创作看作“一个人的风花雪月”“身边的小小悲欢”;有的低俗庸俗媚俗,利益为先、金钱至上,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如此这般,文艺必然变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还谈什么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今天,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正在徐徐铺展。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领风气之先,用心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用功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用情讲述这个时代的动人故事,心有“大我”、坚守“大道”,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地 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武警浙江总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