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面朝大海,这里有我的凝望


■赵第宇 林文贵 本报记者 李建文

奔向阵地。高东兴摄

开栏的话

这是一群不知疲倦的“守望者”,昼夜不歇,守望着祖国蓝天。

远眺边陲,雷达是环缀于祖国边防线上的珍珠;放眼苍穹,雷达在万里边关编织成天网。

千里边防一线牵,万米高空点对面。雷达的工作机理,决定了其海拔的居高临下,布防的环环相扣。

于是,一代代雷达兵义无反顾地奔向战位,接续守防。他们驻守在孤岛、荒漠,守望在云端、山峰……天空就是哨位,云端就是巡逻线。

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雷达兵的面前,这一次,我们听到了这样的故事:

曾经,山巅上的一名士兵,在环绕着雷达站的山石间种活了第一棵树,后来战友学着他,让山石间长起了一片树林。

曾经,守岛16年的老兵离岛前留下一块刻着“若有战、召必回”的石头,如今,一字排开的“老兵石林”面朝大海,向祖国诉说着赤子之情……

他们说,自己是守望蓝天界碑的哨兵。

我们说,你们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曾经把蓝天当作诗篇,成为雷达兵,蓝天便是祖国的国门”“为了让雷达看得更远,我愿意站得更高”“守得越久越舍不得离开,我们坚守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守望蓝天,哨兵誓言铮铮。他们用坚守诠释了一种伟大、一种境界。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收获的除了感动,还有一份初心。

今天起,本版将陆续推出“空军雷达站巡礼”系列报道,述说新时代空军雷达兵的英姿风采和感人故事,展示他们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敬请关注。

雨雾中穿梭·阳光洒心海

对于祖国东南海疆上的这座小岛来说,太阳的脚步总是很匆忙。

戍守海岛之巅的空军某雷达站,四级军士长覃炳勇心中正热切地期盼着夏日的灿烂阳光。山上终年浓雾弥漫,能见到太阳的日子屈指可数。

整日在雨雾中穿梭,他都快忘了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

每次路过宿舍楼前的挡风墙,覃炳勇都会习惯性地凑到跟前,看看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红漆勾勒出祖国的轮廓,一枚醒目的五角星镶嵌在首都的位置,地图中心赫然镌刻着6个红色大字——“祖国在我心中”。

频繁的风雨侵蚀让红漆稍有褪色。那天,覃炳勇带着刚上岛的新兵拎起漆桶,再次将版图描红。五角星和大字被官兵们细细描摹、上色。在他们眼中,那是祖国的象征,是自己日夜守卫在岛上的意义。

为了践行“祖国在我心中”的誓言,驻岛官兵们战风斗雾,默默坚守。

每年平均200多天的雨雾天气,官兵们时常“闻声不见其人面,碰头方知在雾中”;全年近三分之一时间刮着大风,士兵耳边整日回响着呼啸的节奏;宿舍内常年潮湿,夏天睡觉有时还要开电热毯为床铺祛湿……

看云卷云舒·守兵之本色

发生在岛上的许多故事,超出人们的想象。艰苦恶劣的环境,没能阻挡一茬茬雷达兵上岛守防的青春步履。

上军校时,一场先进雷达站事迹报告会,让陈松斌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海疆边陲小岛,并对“粤东前哨模范雷达站”心向往之。

2018年,军校毕业,他主动选择了这里。

对雷达部队的艰苦虽早有耳闻,可从山下一路向上,途中陡峭的山路、漫天的浓雾还是让陈松斌的心情一点点沉重下来。

来站一周后一个难得的晴天,他才得以窥见雷达站全貌。

指导员莫伟拉着他去看海上日落。山下的景区华灯初上,隐约可见沙滩上的人们。落日余晖洒在海平面上,漾起炫目的光影,远方船只的汽笛声,悠扬飘入耳畔……

“你看,这就是我们守望的意义……”莫伟指着眼前这片海,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

等到第一次到雷达方舱跟着值班,陈松斌读懂了莫伟这句话的分量。

“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拥有。”想起一位哲人的话,当晚陈松斌在日记本上写道,“没有坚守的青春足迹,不值得拥有。”

那天,站里战斗值班,担负某项重要任务的情报支援。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使指挥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

陈松斌紧盯方寸屏幕间密密麻麻的“小亮条”,耳边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口令和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心头责任感涌动……

他知道,这种感觉就是当年聆听报告会时的感觉。

“守望辽阔海空,方知职责使命。”陈松斌说,“每每想到,有了我们的情报支援,战鹰才得以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内心就很自豪。军校毕业刚刚一年,我亲身参与了守护祖国蓝天的战备巡逻,体会到了守岛一兵的价值所在。”

“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作为祖国东南海疆上的“眼睛”,该雷达站官兵肩上的使命感总是那么沉甸甸的。

“夜里雨水借着狂风,拍打在楼顶铁门上,发出急促响声。我们好多次在夜间惊醒,奔上阵地……”谈及战备值班时的细节,中士刘福光的描述令人心动。

夜静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

守岛官兵胸怀“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的信念,用无形的电波,划破迷雾遮蔽,凝望万里海天。

他乡·故乡

守着守着,2年变成5年,5年变成16年……守着守着,他乡变成故乡。

“岛龄”14年的老兵申洋洋,见证了“老兵石林”的从无到有。

15块刻有离岛战士姓名的石头面朝大海,像一排列队整齐的士兵,与对面“若有战、召必回”的巨石遥相呼应。

这是一场持续10余年的接力,是雷达站精神传承的真实缩影。

“每年站里的退役士兵,都会给‘老兵石林’的每一块石头补红,离岛的那天早上,再把自己的姓名描红。”申洋洋说,每当看到一块块写满家国情怀的“老兵石”,耳畔总能响起《驼铃》的旋律,战友卸下军衔、泣不成声的模样也会浮现在脑海……

最近,申洋洋时常念叨,不久之后,石头上也会出现自己的名字。

他希望这一天来得迟些,再迟些。他说他不敢想,一想到这心里就会难过。

覃炳勇把婚礼地点选在了雷达站。战友们问,岛上条件简陋,这么重要的仪式咋不回家办?覃炳勇笑了笑说:“小岛就是我的家,人生最美的记忆,要留在青春绚烂的地方。”

头顶的浓雾终于散去,岛上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几天前,雨水的浸润让刚刚补刷的中国地图鲜艳如新,大家默契地围上去,细细端详。

面朝大海的方向,这里的雷达员,始终有一种凝望——这里有我,请祖国放心。

版式设计:梁 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