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王宏峰扎根戈壁靶场三十六年——

“导弹考官”的幸福观


■姚春明 张 帅 本报记者 李建文

仲夏的戈壁滩,阳光炽热。一位两鬓斑白、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大校,提着公文包大步流星赶往会场。他就是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王宏峰。

导弹的各类飞行参数、试验条件等在他脑海里一遍遍地闪过。王宏峰知道,这次某型导弹设计定型试验方案讨论会又将是一番“唇枪舌剑”。

不出所料,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复杂战场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的试验设置上。“导弹必须具备复杂战场适应能力,不能将有问题的装备带到部队、带到战场!”经过激烈争辩,最终王宏峰的观点得到认可。他摘下眼镜,紧绷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定型的导弹精准飞向目标时,王宏峰都会流露出欣慰的表情。那副有着厚厚镜片的眼镜,见证了他紧盯导弹性能提升的不懈追求和日夜奉献。除这些外,似乎没有什么更能吸引他的目光。

王宏峰所在单位承担着多型武器设计定型试验任务,一头连着工业部门,一头连着作战部队。在单位,官兵称呼王宏峰导弹试验总师、王老师、王高工……不过,他最喜欢“导弹考官”这个称呼。

20世纪80年代,王宏峰大学毕业分配到风吹石头跑的大漠深处。那些年,常在微弱的灯光下加班加点,让本就近视的他,几年里眼镜度数倍增。

“一定要让部队拿到好用、管用、顶用的武器装备,不然对不起这身军装。”王宏峰深知岗位责任重大。

凭着那些年的砺炼,王宏峰逐渐成长为某型导弹试验的负责人。那年冬天,某型导弹地面试验,气温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当时,一台设备突发故障,危急时刻王宏峰一着急就摘下手套上前检修,由于用力过猛,手上的冻疮都撕裂了。“我是负责人,设备有问题,我不上手能放心吗?”他冒着严寒坚守在试验任务一线,直到问题全部解决。

导弹试验任务领域新、难题多、标准高。2016年基地首次组织某型导弹试验,王宏峰每天几乎都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走。一杯杯咖啡和一盏盏长明灯见证着他的艰辛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型导弹试验进度大大超过预期。

这些年,王宏峰牵头完成10多项航空武器重点型号试验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36年的大漠风沙洗礼,让出生在南方小镇的王宏峰成了真正的戈壁人。经他手完成定型试验的多型导弹,已列装成为部队主战装备。

得知王宏峰多次谢绝导弹研制厂家高薪聘请后,一名转业的老同事问他:“戈壁滩这么苦,你怎么还愿意待在那里?”他回答:“靶场就是我的家,我舍不得离开。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无论吃多少苦,都幸福,都值得!”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王宏峰来说,幸福是看着导弹拖曳着尾烟直冲苍穹,是看着定型的武器装备昂首走向战场。王宏峰曾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话:有一种东西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巨大的力量。这,就是梦想。

戈壁上,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寂寥感怀,更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开阔。工作中,既有试验厂房中的酷暑寒天,更有武器定型时的开心自豪。这,就是“导弹考官”王宏峰最大的幸福。

上图:王宏峰近影。吴宗霖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