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智能化时代后勤保障啥模样


■胡玉山

阅读提示

当前,智能化正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战争形态不断向信息化深度演进、向智能化快速发展。科技和军事上的这些深刻变化对后勤保障必然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战场上,人、装、物泛在互联,各类作战、保障实体有机融为一体,智能化保障平台主导一切后勤保障活动,万物互联、智驱保障的全新后勤保障模式初露端倪,显现出融合蓄能、联合聚能、精准释能的新趋势,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战场后勤保障模式。

构设精确智能保障

精确智能保障,实质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和AI技术等新兴前沿技术,按照以“精确”换时间、换空间、换效能的保障思路,强化“零预算”“零库存”“零伤死”保障理念,精确预测保障需求、运用保障力量、释放保障效能、调控保障行动、实施保障评估,实现适时、适地、适量、适用的保障目标。

精确智能保障,核心是聚焦破除保障的“两个迷雾”,解决保障有“数”的问题。实现精确智能保障,根本路径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关键是将传统机械化时代多等级、多专业运行,优化调整为信息化时代的扁平化、网络化运作,形成标准化、可重复、低成本的保障新业态。通过对作战和保障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使繁重的“体能型”“机械型”保障让位于“脑力型”“智能型”保障;通过“数字地球”“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将战争的消耗、预算精准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之成为“算得清”的战争;通过指挥信息系统、军事物流信息系统、单兵单装信息系统一体融合,构建战场智能物联网,精确掌控“要什么—有什么—在哪里—怎么给—如何评”的核心流程,实现“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的自动感知,物资器材消耗的实时获取,在储、在运、在修装备物资的精准掌控,保障任务状态的智能监控,极大提升快速响应能力、战场适应能力、态势感知能力。未来智能化保障无需大量库存和预置预储,通过智能模拟仿真系统能够使作战需求端与供给端有效对接,避免产生库存成本和时间成本。后勤保障机构可以像手机“微信”一样处理业务,像“快递”一样供应器材,像“滴滴”一样安排车辆出行,像医院“挂号”一样组织救治维修。

精确智能保障,从根本上破解了以往战争中存在的“需求迷雾”和“资源迷雾”,达到精确感知、精细计划、精准配送,快速满足作战任务、作战环境、作战情况变化产生的实时需求;消除机械化战争时代日益膨胀的“后勤雪球”,使后勤保障力量体系构成得到优化,“牙齿与尾巴”比例更加匹配,使“尾巴长、效率低、隐蔽难”不再成为困扰指挥员的难题;改变基于“足量保障”、不计成本的传统保障思维,大规模减少人、财、物的无效投放和过度冗余,使“多多益善”“以防万一”的粗放保障成为历史。

建设全域智达保障

全域智达保障,实质是运用先进的运输投送平台和AI技术,按照保障需求可知、保障资源可视、保障行动可控的思路,智能统筹保障任务、智能规划保障路径、智能响应保障态势,打造智能化军事物流、无人化运输平台、立体化运输投送体系,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通达自如,实现全域无死角、无遗漏、无缝隙保障的目标。

全域智达保障,核心是聚焦克服保障的时空障碍,解决保障通“路”的问题。实现全域智达保障,关键是在解决后勤保障指挥控制智能化的同时,解决保障通道的无障碍化问题。一方面,在有形的运输投送通道,要大力研发机动性能强、防护性能好、智能化水平高的战略、战役、战术运输投送装备,特别是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智能化运输装备,使之在距离上远、中、近结合,吨位上大、中、小结合,方式上陆、水、空结合,形成依据保障需求可近可远、可多可少、可高可低的运输投送能力,各种运输投送工具能综合运用、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在无形的保障通道,借助信息网络浓缩保障时空,实施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远程保障。如依托电子支付体系,跨越多个层级,对部队实施全天候、全时空、直达式经费保障;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可使身处大后方的医生远程操控手术刀,为数千公里外的伤病员做手术,达到“黄金1小时、白金10分钟”的救治时效;通过“远程可视系统”让千里之外的武器装备制造厂家的专家,对战损装备提供远程技术支援,帮助一线保障力量对战损装备快速“诊断”、快速“处方”、快速“再生”。

全域智达保障,可打破“千里不运粮”“以空间换时间、以近求快”的惯性思维,使“补给重于作战”变得举重若轻,不再为“前方急得跳,后方送不到”而焦虑,让部队切实感受到“仗打到哪里,后勤就保障到哪里”;可跨越远距离运输保障面临的空间障碍,可突破机械化战争中始终存在的“最后一公里”保障瓶颈,无惧高山大河和枪林弹雨,呈现出的是整个战场后勤保障“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态势。

推进融合智享保障

融合智享保障,实质是连接“资源云端”与“需求终端”形成一张“保障网”,按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和“共享+订制”的思路,借鉴地方共享经济理念和方法,在军地之间、部队之间,依托云储备、云计算、云服务等智享平台,建立融合共享保障机制,推进军民资源统建,打破军地分割界限和利益藩篱,改变“近而不亲”状态,实施智能化军民融合、三军联勤、区域共享,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

融合智享保障,核心是聚焦盘活保障资源,解决保障云“库”的问题。实现融合智享保障,关键是让多元保障要素快速顺畅流动,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今时代不仅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互联网家”的时代,万物互联融合灵动、智能平台主导驱动,使保障要素快速顺畅流动变得简单快捷。一是军地之间,形成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资源共享融合,以新兴技术为核心的点式融合、以高新人才为中心的创新融合体系,强化为军所用、为战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用足、用好地方资源搞好部队后勤保障中降低成本、收缩摊子。如着眼智能化战争战场范围广阔,多军兵种联合、多平台协同、多领域制胜,保障需求多元,海洋与天空作为智能化战争角逐的重要战场,其反复无常、变幻莫测的自然条件,直接制约后勤保障的效能,可借助民用气象、水文、测绘遥感地理信息,构建军地资源共享共用的保障体系,实时对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处理和预报,为军队作战和保障活动提供必要的地理天候信息支撑。二是各军种之间,强化联勤保障,摒弃“大而全”的保障思想,打破“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封闭型形态,构建“三军联勤云”,推动联勤保障向“主动联、全面联、全程联”转变,实行通用保障一体化,从根本上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三是部队之间,实施区域共享,摒弃“小而全”的保障思想,打破“独门独户、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的封闭状态,建立“军事资源共享网”,优化区域共享保障资源,减少保障资源旱涝不均、闲置浪费,化“各自为战”为“攥指成拳”。

融合智享保障,可使“共享+订制”保障成为常态,不仅可以在各军种之间实现资源共建共筹共享,而且还可以在军地之间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融合,促进新兴领域军事与经济统筹发展,变界限分明的“一亩三分地”为开放共享的“云储资源库”;变“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的“小格局”为“我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的“大格局”,变小单位的“小保障”为全军全社会的“大保障”,改变后勤保障低层次建设、低水平徘徊、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实现保障能力与保障方式的跃升。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