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搬“家”风波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郑继林 通讯员 张 宁

各司其职,井然有序……4月10日上午,联勤保障部队某保障旅机关干部在作战指挥席位上忙碌着,旅长邓军告诉记者:这天是他们搬进野战指挥训练中心的第15天。

这15天,邓军过得不容易,因为经历了搬“家”风波的他知道这其中遭遇的阻力。

今年开训后,该保障旅利用野战指挥帐篷搭建起多功能作战训练中心,邓军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能不能把平时办公环境与实战指挥环境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战时指挥如何编组,平时办公就如何抽组;战时用什么平台指挥,平时就用什么平台办公;战时需要什么公文式样,平时就使用什么公文模式。简而言之,舍弃在机关楼里办公的传统工作模式,让机关干部每年拿出一定时间进野战指挥训练中心、上作战指挥席位、按战时状态进行平时办公。

消息一出,立刻在全旅引起震动。不仅官兵们议论纷纷,就连旅领导意见都不统一。

第一次征求意见,有的旅领导直言不讳:“想法非常好,方向也很准,但现在就搞,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也有旅领导私下劝他:“稳稳当当比啥都强,冒冒失失抓这个,要是不成功,容易砸了牌子,这个风头不要出。”

有的旅领导则担心:“机关干部能适应吗?日常工作能完成吗?”

面对质疑,邓旅长道出心里话:作为长期从事作战训练工作的一线指挥员,他走过很多基层部队,见识过不少“二八现象”“文牍主义”“事务主义”。任旅主官后,他感受更深——办公室门口经常站着好几个等着签呈批件的机关干部,每天各种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算一算用于首长机关训练的时间,尤其是用于研究作战训练的时间屈指可数。

“都说经过千百次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可我们一年才开展几次指挥训练,这能形成思维记忆吗?”邓旅长的话掷地有声:“统帅的‘胜战之问’震动全军,我们既要受震动,更要有行动!推行平战一体办公,就是要在和平的环境里强化打仗的意识,在日常办公中养成打仗的习惯、提升打仗的能力。”

邓旅长推心置腹的话赢得了大多数旅领导的支持,他们决定召开旅党委会专题进行研究。“党委会开得很胶着,讨论也很激烈。” 邓旅长坦言。最终,党委会研究决定:探索平战一体办公模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也是改革之初必然会遇到的考验、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要边征求官兵意见,边积极研究探索。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邓旅长也很谨慎,思考得更深更远:上级机关工作模式没改变,一个旅级单位这样改后能不能坚持下来?按战时编组后平时工作如何对接?

同时,旅党委一班人在全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最终统一了思想:推进实战化训练,破除和平积弊,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二八现象”“文牍主义”“事务主义”,必须大胆尝试大胆突破,破解这些根深蒂固的惯性做法。

邓旅长深知,推行平战一体办公的探索,可能会困难重重,甚至可能会夭折,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向打仗挺进的冲锋,值得拼上一把。

很快,旅党委一班人形成基本共识:先不作硬性搬迁规定,可结合旅首长机关实际每周2天分批轮岗进入,看试行的效果决定搬迁与否。旅领导率先搬了进去,军事组紧跟着搬了进去……

4月10日那天,在邓旅长的印象中格外清晰,平战一体办公试运行半个月后, 很多持观望态度的部门领导和机关干部搬了进去。这一天,搬“家”风波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记者手记

实战化,思想观念的突破最难

聆听这个曲折的搬“家”故事,记者陷入了深思:当初,建这个野战指挥训练中心时,需要投入不少资金,可大家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激烈争论。可为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搬“家”,却如此曲折和困难?

“因为这不仅是一次搬迁,更是一场和平习惯与实战思维的激烈碰撞。”坐在指挥席位上,与该旅领导畅谈“思想转弯”的过程与收获,他们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搬“家”之所以曲折困难,恰恰说明了惯性思维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突破是最难的!要想深层破除和平积弊,深入推进实战化训练,像围绕搬迁这样的思想交锋,相信各部队以后还会不断出现。

改革催生创新之举,强军呼唤探索前行。不管这个旅的探索最终成功与否,都是一种向打仗挺进的冲锋,都值得肯定和鼓励!因为在推进实战化训练这场马拉松长跑中,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勇气,呼唤更多这样的探索!

搬“家”之后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郑继林 通讯员 张 宁

好不容易搬进了野战指挥训练中心,该旅领导却不敢松一口气。

邓旅长知道,自从他提出探索平战一体办公的意见后,就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了。他明白,这场攻坚战,其实才刚刚打响。

果然,搬进去没几天就遇到了情况:一位组长找到他,说接到了上级机关安排的一个大项工作,在指挥席位上完不成,需要把组里人员集中起来办公。

怎么办?邓旅长明白:这不是同不同意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平战一体办公模式能不能坚持下来的大问题。很明显,这个口子不能开!

可不开这个口子,又如何完成上级机关安排的工作?匆忙之中,邓旅长还没找到对策,新问题又接踵而至:上级机关接连反映,旅里按作战指挥编组后,他们一时间找不到对应的部门,导致上下衔接不顺畅,工作运行出现了纰漏。

“要想实现平战一体,既不能简单一搬了事,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改变过去多年来形成的工作模式。”邓旅长找准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和其他旅领导一起,分组分课题进行探索攻关——

针对机关干部在作战指挥席位上完成平时工作不适应的问题,他们结合年度重要工作和重大任务特点逐一进行研究分解,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

针对日常办公不适应指挥平台的情况,他们开发信息系统功能,初步尝试战时用什么平台指挥、平时就用什么平台办公。

他们还明确规定,在旅内部撰写公文时,尽量按照战时公文格式进行……

蓦然回首,该旅领导和机关干部发现,经过半个月艰难探索和逐步推进,平战一体办公模式的效果正日益凸显:

——提高了工作效率。机关干部聚在一起,既键对键更面对面,不仅工作协调更顺畅,而且旅领导全在指挥席位上,过去拿着文件夹到处找领导的场景不见了,日常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文牍主义”现象得到改观。如今身处作战指挥席位,办公使用指挥系统,想像过去那样“推”材料都没地方推。

——作战职能更加突显。如今坐在指挥席位上,逼着大家心往打仗上想、劲往打仗上用。机关统计,首长机关搬进野战指挥训练中心短短半个月,就进行两场指挥谋略训练,开展了一个作战问题研究,使“时时都想作战”成为一种常态。

很多机关干部对此感触很深。一位负责油料保障的助理员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一门心思只想着把油料保障好就行。现在不一样了,除了考虑日常油料保障外,还要琢磨战时如何投送的问题,驻地周边的公路、铁路、空中等交通保障情况,都装进了脑子。

为啥能出现这样的效果?这名助理员告诉记者,环境影响人!

“客观地说,不能把这些变化都归于平战一体办公的模式,但办公作战一体化无疑起到了很大作用。”面对成效,邓旅长很清醒。他说,其实最大的收获,还是大家观念和心态的转变。机关过日子的状态越来越淡,把心思都放在备战打仗上了。

“说实话,我们目前还没有深进去。”面对采访,邓旅长坦言:前不久,他们对这半个月来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统计,结果既有喜也有忧。

尽管他们探索出了一些新的工作模式,使一些工作在指挥席位上完成了,初步实现了按战时指挥编组进行平时办公的目标。可他们发现,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工作仍然只能按过去的模式来完成,在指挥席位上完成的工作仅占三分之一。

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了解此事后,上级有关部门的态度很鲜明:一个旅依靠自身力量探索,能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后面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更多,既需要这个旅继续努力探索,更需要各级的大力支持。

记者手记

钻打仗,从改变和平习惯开始

这个旅搬进野战指挥训练中心后遭遇的曲折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他们到底收获了什么?

收获无疑有很多,但记者感触最深的一点,和旅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改变了和平的习惯,收获了打仗的意识!

都说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但客观地讲,知易行难!长期身处和平环境,养成和平习惯既在情理之中,更是在所难免。近年来,全军开展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与和平积弊比起来,和平习惯更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

钻打仗,必须从改变和平习惯开始。向这个旅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打仗当主业,把打赢当事业,用“敢干、敢闯”的精神去探索,力争减少和平的习惯,养成更多的打仗习惯。

上图为该旅组织所属保障力量奔赴高原实施保障。 肖 远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