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摹写壮美飞天画卷

——评兰宁远的航天文学创作


■康 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持续发展进步,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在世界范围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时代赋予作家一种机缘和使命,用自己的眼睛和笔墨来瞩望这一伟业。航天大军的风采神韵、航天英雄不寻常的艰苦成长历程,实在值得作家认真书写。

继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挺进太空》(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之后,兰宁远又一部航天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月)新近付梓出版。这已经是他的第三部航天题材报告文学。早在2009年,兰宁远就曾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飞天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0月)。这10年来,兰宁远稳扎稳打,这些作品描绘了波澜壮阔的航天画卷,成为一位军旅作家对时代的真诚记录。

中国的航天事业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光彩。兰宁远在他的创作中,牢牢地认识并把握着这一点。他努力从广阔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寻找航天事业和航天工作者独特的精神内涵、生活细节和个性风采。作为长期在航天系统工作的作家,他深感准确记录、生动书写中国的飞天之路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飞天梦》是一部全面、深入讲述中国航天英雄成长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兰宁远因为工作的原因,曾经接触到包括杨利伟在内的中国第一支航天员队伍,对这个特殊方阵有着一定的了解。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之后,关于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的很多报道见诸媒体。兰宁远感到,还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真正触及到航天英雄独特的成长历程和精神世界。他做了许多扎实的创作准备,先是研读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接着对航天员周边的教练员、心理医生等人群进行采访。兰宁远努力从心灵深处准确把握航天英雄的飞天梦想和心路历程,经过与主人公数十次的交谈,并亲身体验了航天员的生活和训练,终于掌握了足够的素材,读懂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飞天梦》全面、集中地讲述了中国航天员大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十多年走过的风雨历程。作品并非单纯地歌颂英雄,而是带着读者一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力量。

《飞天梦》出版之后,兰宁远并没有急于再出新作,他一直密切关注并跟踪着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进步。到出版《挺进太空》时,已经过去整整9年时间。这9年里,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更多辉煌成就。面对这样一项跨世纪的国家工程,如果没有权威的、有深度的记录,很多故事和细节有可能会被时光遮蔽,航天人的艰辛、智慧和勇气也不会被更多人知晓。兰宁远对这一题材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创作的视野也从航天员系统延伸到了整个工程,从航天英雄拓展到了整个研制队伍。

载人航天工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几乎都是国际的技术前沿。这对于中文专业出身的兰宁远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他要阅读大量的航天历史和航天技术等多方面的资料,扫清知识上的障碍。此外,和一般的高科技项目不同,载人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国家重大工程。如何对这样宏大的工程做全景式的书写?怎样选材成为关键。这也是对作家思想能力的考验。

兰宁远利用不同机会找到直接参与工程论证、决策和研制的上百位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并来到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对工程总体和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等各大系统进行了深入采访研究。上至工程的决策层领导、专家院士,下到一线技术员、岗位操作手,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领域,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经历,涉及多种学科,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把这一切搞清楚,找出研制重点、代表人物和感人故事,可以想见其工作量之庞大。兰宁远凭借着坚实的努力理清了脉络、采撷了珍珠,实现了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深入梳理和生动表达。

在《挺进太空》一书中,从古老的飞天梦想,到“东方红一号”的壮美腾飞;从中国航天员首次飞向太空,到第一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天宫实现“太空之吻”,到女航天员的首次出征;从完美的太空授课,到太空33天的全新征程……兰宁远引领读者回望载人航天工程走过的壮丽航程,表现出了更为宏阔的视野和胸襟。

十几年与这项工程一路同行,兰宁远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对工程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认知,感受了科学家的情怀和担当之后,向祖国致敬、为科学赞颂,就成为了更加鲜明的创作主旨。所以,兰宁远在进一步完善资料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如何以文学的方式生动鲜活地呈现国家力量和民族智慧的层面上。两年后,他果然不负众望,出版了新作《中国飞天路》。

在这部30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兰宁远以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节点为脉络、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重点,把不同阶段、不同系统的重要事件、典型人物、精彩故事和动人事迹融为一体,构筑起了清晰明朗又血肉丰满的作品结构。

《中国飞天路》的一个特点是信息量巨大。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从“三垂一远”的发射模式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试验;从细节上看,有航天员训练时挑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老一代航天专家面临专业领域的重新选择、靠创新项目留住年轻人才、科学家为找到基础材料自主开辟研究道路……作品既有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宏大思考,又有对个体人生价值的讴歌与沉思,使读者看到中国航天人在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披荆斩棘的艰难之路上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兰宁远的作品消解了历史与科学的“冰冷”,实现了客观真实的理性思辨与主观体验的情感温度的交融。相比起前两部作品,兰宁远在《中国飞天路》一书中,更多地把视角对准了为工程研制做出重大贡献的幕后人员,复调式地奏响了航天人的心灵乐章。

在《中国飞天路》中,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次次成功发射背后的艰辛与坎坷,这些坎坷和挫折表现出了航天人的科学精神、创新超越、使命担当与家国情怀,亦将中国航天的艰难探索与豪迈进击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无论是《飞天梦》《挺进太空》,还是《中国飞天路》,虽然作品涉及的专业术语繁多,但阅读时并不会感到生涩繁冗。兰宁远保持了他一贯流畅、清新、自然、诗性的语言风格。他笔下的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命运感,人物语言真实生动,写出了智慧之美、勇气之美、理性之美。

时代呼唤英雄乐章,呼唤思想厚重、艺术精湛、启人心智的文学作品。兰宁远这一部部阶梯式递进的厚重纪实,显示出他驾驭重大现实题材的写实能力和思想能力。兰宁远的航天文学创作是理性、雄浑的时代记录,也是作家以文学方式介入科学普及的探索实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