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演训场上的“成人礼”


■张添翼 齐旭聪 本报特约记者 王微粒

学员们在进行探空观测。齐旭聪摄

就像年轻的猎手从老猎户手中接过油光锃亮的猎枪走进丛林,学员李鹏洋从毕业综合导演部接过“基指气象海洋分队”胸标的那一瞬间,一种久违的“亢奋感”在内心涌动。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他告别父母走进军校的那一刻。

7月上旬,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一场72小时昼夜不间断的毕业综合演练正在展开。密布的丛林网内,一个个身影忙碌穿梭……

“有一种突然长大的感觉。”演练中,李鹏洋突然来了这样一句。这句话,每一个参加演练的学员都感同身受。

“这是在打仗,你在什么位置”

演训第一天,学员李鹏洋觉得自己很失败。

天气会商时,担任“基指气象海洋分队”分队长的他,按业务指导关系得对其余各个分队的工作进行讲评并提出作战保障要求。可一开口,李鹏洋心里就发了虚,“讲了一大堆,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情急之下,他把眼神投向一旁导调的教员。

同样投去求助眼光的,还有担任“气象台探空组”组员的杜明飞。导演组要求立即上报气象要素,但关键时刻,网断了。望着一堆传不出去的数据,他和同学急得直冒汗。

望着焦急的学员们,导演部总导演、学院教授高传智却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已经连续组织了12年毕业综合演练、多次参加全军性实战演训的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情景。

“从学员变成指挥员,他们一开始肯定发蒙,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好了。”演练之前,高传智和同事们一道,把不同专业、不同队别的学员打散,按照部队作战的实际情况进行力量编成,把气象保障要素深度嵌入作战行动。“实战的背景、实战的课目、实战的组织架构,一切按照打仗的规矩来。”

“这是在打仗,你在什么位置?”面对学员们的求助,这是教员们最常使用的一句答语。没有了习惯性的依赖,面对紧张的战场态势,学员们慢慢找到了身在“战位”的感觉。

演练“第一回合”下来,仅有的休息时间都让李鹏洋“压了床板”。他总算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在这个战位上,就得对这个战位负责,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作战任务。”

一开始,李鹏洋下达命令,总会带着商量的口吻:“这个任务你觉得怎么样?”有时,对方回复“收到”,他本来想再明确一下时间节点,或是追问一句进度,但又忍住了,“怕别人觉得他这个指挥员太啰嗦。”

第一天晚上,他仔细地把发出的命令和收回的反馈进行比对:“是自己没搞清楚指挥员的定位,下的命令有时不清楚、布置任务含含糊糊。其实,上级就是上级,命令就是命令。”于是,从第二天起,他下达任务渐渐有了打仗时的硬气。“你们照此执行,3点半之前必须把天气预报结论发过来。”

杜明飞最终想办法把气象数据打印了出来,然后找人一路飞奔送到导演部。“打仗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只要能完成任务,什么办法都得试一试。”杜明飞说。

“我是船长,船上的人在看着我”

如果说综合演练让李鹏洋身上多了一股打仗的硬气,那么对于学员葛子华来说,身上则多了一分“船长”的责任。

被任命为“某场站气象台”台长的葛子华,手下编配着综合演练人数最多的一支力量——6个分组75个人。因为是根据实战跨专业进行的编组,很多来自其他专业的学员,他平时连见都没有见过。

人头不熟、任务繁重,作为台长,葛子华觉得压力很大。“假如我们的团队是一艘航船,我就是船长,船上的人在看着我。”他很担心自己这个“船长”能否“Hold”住这群“船员”。果然,演训第一天晚上,就有人“发难”了。

在导演组组织外场人员观摩预报组时,一位来自另一学员队的外场组长很不客气地质问葛子华:“你要求每半个小时报一次数据,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数据,你们到底用了没有?”

“下属”的质问,让葛子华有些恼火。但他很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向那名外场组长解释:“预报组很多结果都是根据你们的数据得到的。”同时,他又不露锋芒地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没有无效的数据。”

演训第二天21时30分,导演部传来情况:30分钟后一批次飞机将抵达某区域上空,要求场站迅速对是否满足降落条件作出判断。

葛子华马上带领预报组展开临近预报。此时,平时所用的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做出的结论差别很大。会商室里,大伙为了22时的天气情况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葛子华。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等着别人下命令,自己就是做决断的那个人。”葛子华在心里对自己说。他仔细分析了各种数据,给出结论:可以降落!

10分钟后,导演部通报,实时探测数据证明,该区域完全符合降落条件。

“从那以后,大家对我的命令就再也没有任何迟疑了。”葛子华自豪地说。

一次,他根据雷达组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出一小时内会有降雨。当时外场即将执行放球探空任务,葛子华当机立断叫停了这次任务。不到20分钟,大雨从天而降。“这台长,还真有两把刷子!”外场的组员不禁赞道。

“船迷航的时候,船员会望向船长,而船长能做的,只能是给出答案。在风浪摔打中砥砺自己,这是演练对我最大的历练。”葛子华深有感触地说。

“都是联合链条上的一环,没有主配角之分”

每次休假回家,当高中同学问起李宇康所学专业在部队有啥用时,他总是快速说出“气象海洋”,然后再轻轻地缀上“保障”二字。

尽管,教员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气象海洋保障在作战中的重要性,他还是觉得自己这个专业“是为其他火力部队服务的,不硬核、不带劲”。

依托别人而存在的现实,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当配角的感觉。直到这次综合演练中,担任“海上作战集团指挥所气象海洋分队”分队长的他,接到导演部命令:“命令你部认真分析某海域变化趋势,于今日17时30分前,将气象海洋预报结论和行动影响意见建议上报指挥所。”

一瞬间,李宇康觉得自己心里“突然被什么东西点燃了”。他连忙召集分队成员,针对任务区域天气和海洋水文情况迅速展开分析。“报告,作战海域潮差较大,港湾水深较浅,建议舰船候潮装载,两栖装甲和登陆兵候潮登陆。”很快,一条水文预测信息直达“中军帐”。

“气象海洋保障要跟着作战进程走,舰艇海上作战、战机火力压制、导弹精准打击,都需要精准的气象海洋信息。我们虽然是后方,一旦保障不到位,前方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演练中,李宇康真正感受到了气象海洋专业的实战价值。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探空组操作员邓楷。习惯了在风吹日晒中放飞探空气球的他,总觉得自己的岗位是个“蓝领”,坐在电脑前分析天气结论的同学比自己“高大上”得多。当他来到预报组观摩时,看着自己提交的一个个探空数据被调入系统,经过分析形成影响结论后,他觉得自己这个小岗位也连着大战局。“信息战场,靠的是联合作战、体系制胜,我们都是联合链条上的一环,没有什么主配角之分。”

未来联合作战突出的是“联合”二字,考验的不光是不同军兵种的联合水平,更有不同专业间的耦合效果。每次综合演练,导演部副总导演蔡丹总会组织不同专业、不同战位的学员相互观摩。

这其中既有设计演练活动的深刻考虑——让不同岗位相互了解、相互理解,齐心完成演训任务;更有教员们对毕业学子的殷切期望——眼前的这群学员,不仅是军队气象海洋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未来战场上的生力军。学院教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养成融入联合、准备打仗的意识和能力。

一声悠长的哨响,学员们从悬挂着“为战育人、备战打仗”标语的演训场大门走出。总导演高传智看着眼前的他们,仿佛看到了军队气象海洋事业的明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