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迈丹的五星杨


■谢建乐

扫描二维码  阅读更精彩

“兵大爷,迈丹天天喝风吃沙,你愿意把家安在这里吗?”

土汗·克热木一句反问,让上门动员老乡去迈丹地区聚居的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迈丹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上有油、下有粮的地方”。但这只是世代居住在迈丹村的边民美好的愿望。1962年,第一代迈丹边防连官兵到此驻防时,满目荒凉,连一棵树都没有。仅有的十几户人家在风沙肆虐下,也在逐年迁移。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戍边官兵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立下“染绿迈丹”的铮铮誓言。官兵们把山炸开,修渠引水;从40公里外的地方驮来羊粪,连根带土挖回树苗。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种下的上千棵树苗,虽然成活不过百棵,但还是让人高兴。

1964年,毕业于喀什矿业大学的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来到迈丹。作为土生土长的帕米尔人,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接下了带领官兵在迈丹种树和动员老乡来迈丹聚居的重任。

对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来说,酷烈的自然环境容易战胜。帕米尔的孩子熟悉高原特点,他带着官兵在山的背阴面筛取好土,一点点地置换沙石土质,又根据水势修筑沟渠。就这样,树慢慢多起来了,但动员老乡来聚居这件事,却成了一块难以搬动的大石,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买买提艾山·居马是迈丹村的老党支部书记,他回忆,以前国民党在这里驻军时,不仅乱收税、乱要东西,还将马放到牧民的耕地里,用各种方式剥削和压迫牧民。因为这样的烙印,加上迈丹地区严苛的自然环境,山里老乡都在心里拒绝着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提议他们去迈丹聚居的想法。

令老乡没想到的是,这个热心的“兵大爷”,在这个风沙肆虐之地竟扎下了根。

当时,迈丹地区的老乡吃水特别困难,连队官兵就建起蓄水池。村民缺水的时候,官兵们用仅有的两头骆驼挨家挨户送水,宁可自己少用一点,也要让群众用上水。每年,连队蓄水池一半以上的水都供应给驻地的牧民饮用了。

每次巡逻执勤的时候,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就和官兵们一起帮老乡修羊圈、送医送药、照顾孤寡老人,宣传党的政策,实实在在地将党的声音和温暖传到了毡房、土屋,传进了边民心田。渐渐地,“兵大爷”的称呼越来越少,喊“兵巴郎”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温度。

1964年冬季的一天,正在跟官兵一起开山的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忽然看到土汗·克热木骑着马疾驰过来,扑到他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解放军,救命!”原来,土汗·克热木的妻子遭逢难产。以前,老乡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土汗·克热木想到连队军医,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跑了过来。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立刻喊上军医,骑上马就冲向了土汗·克热木家所在的山谷。经过救治,土汗·克热木的妻子脱离了危险,家里更是添了个大胖小子。土汗·克热木紧紧攥住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和军医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渐渐地,连队军医成了老乡们的“守护神”。小到感冒发烧,大到阑尾炎手术,甚至连难产时候的接生,都被连队军医“包了下来”。直到现在,走在迈丹村的街道上,还能不时遇到连队军医救助过的村民。

3年、5年、10年……一棵树变成了成片成片的树林,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暖心事儿融化了边民的心田。牧民陆续迁回来了,结束了散居、闭塞、原始的生活状态。迈丹附近的杨树枝芯呈现出五角的形状,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五星杨”。而那一排排像官兵一样守护着迈丹的树林,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戍边爱民林”。

1971年,迈丹村支书因故调离,村里出现了“连一个党员都没有”的窘境。在村民的一致推荐下,时任连队副指导员的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兼任迈丹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和连队官兵,一边引水种树、种植小麦,一边和村民商量建设大队党支部的事情。

“就在连队旁边建,跟解放军离得越近,我们心里就越踏实!”令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意外的是,当初对解放军敬而远之的土汗·克热木,竟成了最支持在连队附近建大队党支部的老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聚居点,如今已发展成1800多人的村庄。2011年,地方政府、部队和村民共同商议,决定以“戍边爱民林”为中心建设新村。很快,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2014年2月,“军民连心渠”正式开闸放水。昔日风沙肆虐的贫瘠之地,变成了路宽林茂、水草丰足的现代化村庄。

然而,还没等村支书铁木尔·买买提阿吉松一口气,2020年要实现“全体脱贫”“全部摘帽”“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个让迈丹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课题又摆在了面前。

迈丹边防连所在团成立了由政委任书记、一名副团长任副书记、营连主官为成员的军民共建党支部,采取“三帮一带”方式,定期与迈丹村党支部开展党课知识同上、党务知识同学、党内生活同过、党建工作同抓、党员形象同树的“五同”活动。在团队的大力帮助下,迈丹村党支部渐渐成了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支部建强后,团队与村党支部按照“一年一个项目,逐年形成体系”的思路,建设功能齐全的连心广场、连心巴扎、农牧民活动中心,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为解决40余名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团里投入20余万元,建起军民共建地毯厂、刺绣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力帮建硬件设施的同时,官兵们更注重提升村民致富能力。托合提·哈德尔曾是连队护边员,连队官兵手把手教会他水电技术,成了村里技术最好的水电工。2017年,在官兵的帮扶下,办起“军民共建示范商店”,还承接了保险公司代办点业务,日子越过越红火。马旦别克·依明是个有头脑却苦于无致富门路的青年,团里协调军地联合开展服装加工、电器维修、电脑网络等5大类实用技能培训,他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一门技术。2018年,官兵们帮他购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马旦别克·依明开办了“护边电脑店”,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婚庆服务和网络直播。

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一项项直指贫困症结的帮扶措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脱贫硬骨头”。如今,迈丹村不但实现了整村脱贫、整村摘帽,更是展开了新生活、新奋斗的繁荣画卷。

因生活极端贫困,迈丹村一度被列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然而,就是在这样一座曾经的边境贫困村,仅2010年至今,先后走出154名大学生,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团队官兵持续58载助学兴教的爱与付出。

一顶破旧的毡毯帐篷、几个破旧的桌椅、十来个求知的孩子,这就是迈丹小学三小队教学点最初的样子。缺水,连队官兵给送水;缺菜,官兵们拿出自己也不充裕的蔬菜;缺老师,官兵就动员来队探亲的军嫂支教。1969年,刚刚结婚的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主动协调自己的妻子买合木尼沙·玉素甫来迈丹任教,一干就是7年。

买合木尼沙·玉素甫回忆:“我第一眼看到迈丹,就决定要留在这里。这里太苦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那时候教师太少了,一个人要带三四个年级,我只能把一块黑板分成三部分,每部分板书一个年级的学习内容。”

孩子们的教育牵动着一茬茬官兵的心。1969年,连队官兵在自身住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无偿为三小队教学点建起两间土房。1980年到1982年,连队官兵和地方政府一起帮助迈丹小学建成第二代土木质校舍,还有一座篮球场和简易排球场。1995年到1996年,小学第三代水泥砖瓦结构校舍建成,官兵们自发为学校建成了当时迈丹地区第一所图书室,并定期派官兵辅导学生上课。2013年,团队和地方相关单位为迈丹小学建设现代化校舍,实现了信息化教学。

2016年,迈丹小学被命名为“军民共建希望小学”。连队正式选派学历高、有特长的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一座边关小学,拥有了较好的师资力量。

助学兴教,从来不是上级的硬性任务,而是出自官兵们对边境地区孩子深挚的爱。这种爱,不但给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尽可能好的条件,更是接续了一个个风雨飘摇的梦。

古丽再娜·哈帕尔是吉林大学学生,也是目前村子里“走得最远的孩子”。每当提及解放军,她总会动情地说:“我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如果不是解放军,可能我早就辍学了。感谢解放军,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迈丹任校长的买买提居马·托合塔巴依、从迈丹走出去的致富带头人居玛·库尔班、从体育大学毕业的白克木拉提·阿力买买提……他们心中最深的感念:没有解放军,他们就不可能完成学业,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如今,“大手拉小手”捐资助学活动已成为团里一项常态化工作。在孩子们心中,解放军不但守护着他们的家园,更守护着他们的梦想。“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已成为孩子们心中最光荣的梦想。

走在迈丹村的街道上,挺拔的五星杨就像一茬茬戍边官兵一样,永远守望着这座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美好的村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