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生命的海拔


■赵治国

奔赴高原驻训半年了,按理说早该度过不适期,但王宏涛却突然得了高原肺水肿。

在某团任副政委的王宏涛,一直在海拔比珠峰大本营还要高的点位驻训。这个点位,比车辆能到达的极限位置还要多4公里多,中间还横亘着一座雪岭。上山的路只有几条官兵踩出来的小路,坡面又满布碎石细沙,官兵不负重攀登都要走一步滑半步,负重状态下就得手脚并用地往上爬。

王宏涛带官兵上山时,还是夏季。随着冬季来临,山上的气温变得一天比一天冷,之前带的双人棉帐篷根本顶不住严寒,团里决定把班用棉帐篷和炉子弄上山。但需要的帐篷总数不少,墙围、骨架、炉子的重量也都不轻,只靠肩背人扛太难实现了。

团里联系到了当地的一支骡马队。这个骡马队由当地藏族民兵组成。得知要帮部队运送物资,民兵们很积极。但是没过几天,任劳任怨的本地藏马却受不了了。最后两天,场地上出现了这样一幕:只要民兵去马场选马,之前上过山的骡马就四散奔逃,等民兵走了才敢回到马群。看到这种情况,官兵就开玩笑说:“这是给马儿埋下心理阴影了。”

王宏涛是在最后一顶班用帐篷搭成后才住进去的。也许是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也许是白天搭帐篷时出了一身汗被风吹着了,那天晚上,王宏涛的头突然疼了起来。这种症状要是发生在刚上高原那会,王宏涛肯定会重视。但现在,他认为缓缓就会没事,毕竟上山这么久了,身体早适应了。

第二天早上,王宏涛竟发起了高烧,还咳血痰。

“高原肺水肿!”随队军医过来一瞧就明确诊断。身边的官兵都慌了,在这待过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

军医赶紧给王宏涛喂了药,并向团领导汇报。指定好临时负责人,3名官兵扶着王宏涛下山。但病情发展得太快了,刚开始还能几步一歇地将就着走。但没过多大会儿,王宏涛就感觉每迈一步都有种窒息的感觉。眼巴巴地看着山腰上那块平常走几步就摸到的大石头,他们走了半小时还没下到那个位置。

“如果我出了意外,请转告我的家人……”在这座高耸入云、连鸟都飞不上来的雪山上,王宏涛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向战友交代遗嘱。3个铁打的汉子一边哭成泪人,一边轮换着背王宏涛。

没过多久,闻讯赶上山的民兵骡马队,在半山腰与他们碰面。此时的王宏涛,脸已经变成了青紫色,连骑马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趴在马背上。几个小时后,他们总算下了山。山路尽头,早已待命的卫生连军医冲过去,用担架把王宏涛抬上救护车。幸好,医院医生应对肺水肿这类突发高原病相当专业,当晚就控制住了病情。

“回驻地负责留守工作如何?”在另一个点位负责工作的团政委专程下山来医院看王宏涛。

看着政委干裂的嘴唇和黝黑脱皮的脸庞,王宏涛坚决不同意。“团里的干部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部分散在高海拔点位,这个时候我要是回驻地,就是逃兵。”王宏涛激动得直咳嗽。

“骡马都不愿意上山,你咋就不知道害怕呢?下一次你的运气未必这么好了。”

王宏涛一个劲儿说,这个病来得快去得也快,自己已经没事,甚至叫来主治医生证明。

果然,王宏涛一出院就返回了驻训地,在4000多米的“低海拔点位”适应了一周,就又奔赴山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