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回忆党小组二三事


■周为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作为一名党员,欣逢党的百年华诞,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入党47年,我在党的各级组织中都经受过锤炼考验,党对我的教育培养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我所在的党小组发生过的几件事,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做好党小组工作是做好支部工作的基础。我们党已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党小组既是激活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也是巩固战斗堡垒的“前沿阵地”。要发挥好党小组的作用,首先是要把优良传统继承好。

我们常说的“思想汇报制度”,就来自党小组。早在1934年8月,《红星报》刊印的《红十三团九连的支部工作经验》就指出,各组长对支部书记每天或隔一天汇报一次,党团员对党小组长每天都要汇报。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支部工作条例(草案)》首次明确建立党员定期与不定期向党组织汇报的制度。此后,该项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我们那个年代,汇报制度在党员心中重若千钧。1975年,我在营部当通信班长。营部党支部推荐我担任第一党小组组长,党小组成员有营长、教导员,还有4名副职营领导。自己作为一名战士,现在竟“管”起了营领导,还让他们向我汇报思想,开始我觉得自己不要太当真,无非是给他们收收党费、跑跑腿。谁承想,几位领导自我要求很严格,每周六下午的党小组生活从不缺席,每月一次的思想汇报雷打不动,讲的还都是心里话、大实话。即便遇到外出学习、集训、出差、探亲休假,也算着日子,向我这个党小组长准时准点写信汇报。

那期间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天,我收到了副营长谭锡佳同志的思想汇报信。当时,谭副营长正在集团军教导大队集训。我把信件拆开一看,只有两页纸,抬头的称呼竟写着“亲爱的碧辉”,又瞄了几行,都是对老婆孩子的温情热语,就没敢再往下看,又装回了信封。正在纳闷时,谭副营长的爱人王碧辉拿着一封信来找我,进门就说:“我家那个老谭,训练忙晕了头,把给党小组长的信寄给我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赶紧把手里的信还给了“亲爱的碧辉”,又笑着说,信虽拆了,但没怎么看具体内容。她红着脸说,看了也没关系,老夫老妻有啥说的。我拿到真正的思想汇报信后才发现,谭副营长的思想汇报足足写了5页纸,比给爱人的信长了一倍。后来,我跟谭副营长提起这件事,他解释说当时在外集训,节奏非常紧张,只能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打着手电筒写思想汇报,顺便给爱人写了封短信,没想到忙中出错,闹出了个小“乌龙”。

1984年,我调到某军区政治部办公室工作,在办公室党支部担任党小组长,当时我还是一名营职干部。巧的是,军区政治部主任就在我们党小组。主任是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曾参加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我成了首长的党小组长,感觉诚惶诚恐。首长第一次向我汇报思想时,我极其紧张。首长看出了我的拘谨,马上开导我说:“不要紧张,咱们现在是同志关系,在党小组长面前,我就是一名普通党员。你是党小组长,你要履行好职责,对我该说就说、该批就批。”

为了缓和我的紧张情绪,首长还给我讲了几个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毛泽东同志曾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党小组会,亲自向党小组长请假;周恩来同志在长征途中就因所在的党小组不及时开会而批评过党小组长魏国禄,在小组会上他提议,现在是长征,我们小组必须保证没有一个人掉队;还有朱德同志,参加党小组会高度自觉,并把不参加党小组会视为搞特殊化。听了首长语重心长的讲述,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与他同志相称,敞开心扉,接受他的思想汇报。我还记得,首长的组织观念极强,每次参加党小组生活,他都第一个到场,而且每月汇报思想一次不落,这让我心中更添了几分敬意。

有一天,首长突然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手里还提着两瓶酒。我满脸疑惑,愣在那儿。他跟我说,一位老战友的儿子来到他家,给他送了两瓶杜康酒,放下就跑了,追都追不上。接着,他幽默地说:“人家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现在好了,这杜康让我满腹忧伤,那就交给组织吧,请党小组长来处理。”首长的党性意识和廉洁精神让我感动不已、深深折服。后来,经请示支部书记,我把这两瓶杜康酒摆在支部会议室的陈列柜上,时时提醒着支部全体同志严格要求、廉洁自律。

党小组虽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保证党支部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支撑,是发动群众攻坚克难的关键环节。1979年,边境遇战事。当时,我所在的营被军里授予战旗,赋予穿插任务,要求我们搭乘坦克,强行穿插至目的地。虽然官兵们都有杀敌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但也不免有眷顾父母妻儿之情。各党小组积极开展思想动员,党小组长逐个找党员谈心。在奔赴战场前的最后一次党小组会上,大家群情激昂,每个党员都许下了精忠报国、英勇杀敌的铮铮誓言。有的同志表示,为了共和国的安宁,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还有的同志说,已给父母妻儿写了遗书,勇当共和国的敢死队,为国出征无上光荣。教导员吴英贵同志的发言给我的印象最深,他讲道,军人的职责就是守疆卫国,不要怕战死沙场,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我代表党小组写好了出征誓词,大家咬破手指,用鲜血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誓词下签上了名字。生死承诺,忘我战斗,我营在穿插作战中,每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在一次作战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党小组发挥了重要的凝聚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当先锋打头阵,官兵们前仆后继,按时完成了穿插作战任务,为战役胜利立下头功。全营作战牺牲了55人,多为党员干部,还涌现了全国一级战斗英雄李定申等英模人物。

党小组的凝聚力执行力,除了在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平时工作中也得到充分体现。1985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某军区撤销,部分干部被分流到我所在的军区工作。我们军区党委对安置使用好交流来的干部高度重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在机关干部大会上亲自动员部署,要求一定要厚待交流来的干部。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军区党委的决心意图,确保交流干部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各个党小组狠抓落实、深入推进是关键。我记得,我所在政研室的党小组会开得非常热烈,同志们一致认为政研室是政治工作的智囊机关,使命光荣,地位重要,办公条件相对比较好,应该把位置腾出来,安置新交流来的干部。最后,政研室有4位同志交流到其他部门,我去了保卫部工作。此外,党小组还动员我们把户型好、面积大的公寓房腾出来给交流来的干部住,还给他们配上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打火煤气灶,配齐了基本生活物资,让他们来了就能安心生活、专心工作,尽快融入新集体。多年后,我们跟交流过来的同事谈论起此事,他们对我们深怀感激,而我们都说,你们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党组织、我们的党小组。

上述几个发生在党小组的故事,虽小实大,虽轻实重,虽远实近,一直在默默影响感染着我,其中折射出来的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纯粹,像一道道璀璨的光芒,在我的脑海中闪烁不息。我始终告诫自己,无论身居何位,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怀着谦卑感恩的心,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对党忠诚的优良品质,薪火相传,不断前进。

如今,我已年逾花甲,但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定期向党小组长汇报思想,并努力发光发热,报效党恩,这也是我毕生的追求和使命。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