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山一水,都是家园


■欧世金 司李龙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一等功臣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们,以血肉之躯化作巍巍界碑,因为“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时代楷模”、舍己为人的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的铮铮誓言,也是他们一家三代接力戍边70余年、“不让界碑挪动一毫米”的真实写照。

在祖国漫长的边防线上,有许许多多像陈红军、陈祥榕一样,舍身为国、甘于牺牲、与界碑相伴的边防军人,还有许许多多像拉齐尼·巴依卡、魏德友一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的护边员,他们以共同的忠诚和大爱,同心共筑牢不可破的“万里长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生活在边境一线的各族群众,就把巡逻护边作为己任,担任义务护边员,一边生产放牧、一边为祖国守护着边境线。他们不穿军装,却肩负着“边防战士”的使命,无怨无悔地守护着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

几十年来,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各族群众卫国护边的情怀没有变,他们中的许多人,子承父业,催马扬鞭,接力巡逻在边境线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守好国家的边境就是守好家。”正如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牧民、护边员麦麦提努尔所说,“看到国旗,我就感到我和祖国在一起了,等我老了,走不动了,我会将护边的接力棒传下去,教育我的子孙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多为国家作贡献。”70多年来,麦麦提努尔一家四代先后有16人加入高原护边员队伍。

在边境一线,像这样两代、三代,甚至四代都是护边员的人家,有不少。云南省马关县罗家坪村距离边境线仅1公里,村民熊光泽是家里第三代护边员。他自豪地说:“这里的每一座界碑,都是‘传世之宝’,守护界碑的责任已融入家族的血液之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今年80岁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19岁开始担任义务护边员,生命中绝大部分时光,在祖国最西端的高原边境线上度过。为了守护祖国的国土,她在帕米尔高原上刻下数万块“中国石”;为了让连队巡逻官兵平安返回,她深夜冒着大雨前往巡逻点位接官兵回营……对布茹玛汗而言,热爱祖国的土地、守护祖国的领土,是一种信仰。如今,她的3个儿子、两个女儿秉承家风,都加入护边员队伍。

一山一水,都是家园;一草一木,皆为中国。70多年来,我国边海防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一代代护边员与人民子弟兵一道,以热血和生命践行使命,让五星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