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张继刚少将献辞
李双江等演唱《打靶归来》

军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的“工农剧社蓝衫团学校”、1934年党中央在江西瑞金建立的“高尔基戏剧学校”、1938年党中央在红色圣地延安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1941年党中央在延河水畔宝塔山下建立的“部队艺术学院”、1946年成立的“东北部队艺术学校”以及1949年成立的“中南部队艺术学校”,它们都是战争年代革命文艺人才的摇篮。
1960年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解放军艺术学院,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任学院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艺成立后,自觉接过高尔基戏剧学校、延安“鲁艺”和“部艺”的薪火,把为兵服务,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和平年代,随军魂起舞,为军旗放歌。半个世纪来,解放军艺术学院坚决贯彻党的文艺教育方针,坚持“为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爱军、尚美、创新”的校风,凝炼了“政治坚定、治学严谨、为兵服务、德艺双馨”的校训,构建了具有鲜明军队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被誉为“军旅作家、艺术家的摇篮”。
黄宏等表演《东西南北兵》

士兵健身操《青春飞扬》



韩红深情演唱《天路》

50年来,解放军艺术学院出色地完成了许多重大创作演出任务。从《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高山下的花环》、《天边有一簇圣火》,到《和平年代》、《带一身黄土来当兵》、《金色秧歌》,再到《我在天堂等你》、《悲日》、《红蓝军》,师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反映火热军营生活的精品力作,上千部(件)作品荣膺全国和国际文艺大奖。特别是在党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创作演出中,军艺师生和毕业学子担当了主要创编和演职任务,他们热情讴歌党的英明领导、礼赞国家的繁荣富强,颂扬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座座艺术丰碑。





50年来,解放军艺术学院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融校内红星系列实践教学平台、国内外赛事交流实践教学平台和直通军营的为兵服务实践教学平台“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之路。在文学系的“红星文坛”、戏剧系的“红星戏剧场”、音乐系 “红星音乐坛”、 舞蹈系的“红星舞坛”、 文化管理系的“红星俱乐部”和美术系的“红星画苑”上,学员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赛事交流实践教学平台,让学员走出“象牙塔”,在全军、全国、国际赛事和对外交流演出的摔打中逐渐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诠释作品的能力。在直通军营的为兵服务实践教学平台上,学员们通过“零距离”的体验部队生活,真正熟悉了部队、了解了官兵,艺术创作更有军旅特色和兵的味道。
据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张继钢少将介绍,解放军艺术学院建院50周年庆祝活动包括庆祝大会、文艺演出、专题研讨、纪录片、画册、系列光盘等八项内容。全景再现学院50年来的光辉历程,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扛起那份伟大而崇高的使命,为我们这列勇往直前的胜利战车加满航油,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激情唱响“向前!向前!向前——!”的奋进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