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军语》编纂插上科技的翅膀
加速由“纸质编纂体系”向“数字编纂体系”迈进步伐
中国军网-军报记者(夏威、解放军报记者包国俊)输入关键词,军语相关数据即时呈现;轻点鼠标,词目释文审核比对自动完成……这是近日,记者在军事科学院《军语》编纂现场看到的喜人景象。全军军语管委会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研发《军语》编纂软件,启动军语数据库建设,加速了我军《军语》由“纸质编纂体系”向“数字编纂体系”的迈进步伐。
军语是表达军事概念的规范用语,是军人的标准化语言,是军事组织、军事人员交流军事思想、传递军事信息、统一军事认知最重要的工具。其编纂过程是对军事术语的集成、分析、概括、提炼、规范、统一的系统工程,具有极高的准确性、权威性。当前,伴随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加速推进,《军语》版本更新的时间间隔随之缩短,词目数量成倍增长,释文内容更加精准,编纂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20部系列《军语》和15部军事科学名词集的编纂工作在全军各有关单位全面展开,迫切需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编纂效率,有效解决编纂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编纂时间紧和参与单位多、协调难度大、编纂形式内容不统一等诸多矛盾和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从技术上破解上述难题,全军军语管委会办公室在总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共同研发了“系列《军语》编纂系统”软件。该软件按照全军军语管委会办公室、编纂牵头单位、编纂课题组、编纂子课题组四级管理,设立了多层次、多回归、多数据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该系统包括编纂者著录、编纂专家评审和编纂任务管理三个子系统,既可实现任务分配、数据管理、增删改调、查重比对等操作,又具备中英文、公式、图表的编辑录入等撰写功能;既可联网评审,也可单机评审;实现了《军语》编纂工作撰写、审稿、定稿存档等全工作流程的数字化。据了解,定型之前,全军军语管委会办公室对项目进行了10多次审查,组织全军10多家编纂单位试用,先后进行3次功能调整,对24个技术问题进行整改。此外,他们还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加速推进《军语》数据库建设,为编纂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持,并初步实现了局域网内的在线联网编纂。
系列举措适应了《军语》编纂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的需要,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过去,在几千个词目中,通过人工检查词目的重复设置,有时甚至要耗费一天多时间还有遗漏,需反复审核。如今,只要把需要查询的词目导入后,通过软件在线查询,重复设置的词目不到一分钟就能精准显现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