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工下连当兵 从叠军被中感悟"匠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周远 王若璞 琚义宏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5-11 03:03

有“兵味”才能像个兵,心到一起才能干到一起

住兵舍、叠被子,苏功平用一个“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间长了,与官兵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他总是把一些技术要领和修理诀窍传授给机务官兵,官兵们亲切地称他“苏老师”。有一次,苏功平过生日,为了给他一个惊喜,官兵们亲自动手做了生日蛋糕,当点点烛光照亮兵舍,苏功平顿时心里暖暖的,禁不住热泪盈眶。官兵把他当成老师、当成“战友”,把一颗真挚的心交给了他,他更有责任把自己懂的会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那个傍晚,在欢快的生日歌中,苏功平笑得格外开心。

“想到一起,才能融到一起;心到一起,才能干到一起。”谈起和官兵相处的窍门,苏功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和官兵一起叠被子、遵守规章制度,才会有“共同语言”。仅仅是保障技术好,官兵们如果“看不惯你”,彼此也难建立深厚的友谊。

战友情连着战斗力。机务二中队队长张俊鹏告诉记者,他和苏工不仅关系好,工作中也配合默契。

发动机试车时,转速和排气温度参数的调试最为关键,这就需要舱内外密切配合。起初试车时,张俊鹏只能通过耳机向座舱外的苏功平下达调试指令。机上噪音大,苏功平有时听不清,飞行参数往往不是调高了,就是调低了,急得两人满头大汗……

能不能用手语交流?事后一合计,两个人都想到了一起。从那以后,只要一碰面,两人就用手比划。就这样从摸索到熟练,他俩创造了数十个手势,不仅能沟通调试的部位、方向,还能沟通复杂的调试参数。

试车时,张俊鹏在座舱内操作、看仪表,苏功平在外面调整各种参数。张俊鹏先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2,又比划了一个数字8,接着又用食指比划了一个向上的手势,苏功平立即将发动机28号调整钉进行轻微顺调……在随后一场发动机维修保养中,记者看到,现场两个人在调试过程中没有说过一句话,通过手势表达彼此要表达的意思,快速完成了发动机试车。

外场保障条件很艰苦,夏天机场温度高达50℃,整个人晒得黑乎乎的,有时脸上长出火疖子;冬天零下40℃,冻得满手生冻疮。苏功平和同事们把自己当成不穿戎装的“战士”,与官兵一起同甘共苦。

“得到官兵的认可,我感到很幸福;伴着飞机的轰鸣声入眠,我睡得香甜。”体味着平凡的幸福,苏功平露出微笑,脸上写满了军工人的自豪。

照片提供:邵宇哲、宋 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