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华和他的团队:这里的每一天都很“烧脑”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雁翔 王天益 姜博西 王月中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09-24 01:04

身处主战岗位上,人人都要担主责

这是一次“压力山大”的汇报——

台上,少校工程师曾科将课题研究情况娓娓道来。台下,多名将军全神贯注听着讲解,时不时提出一个个“刁钻”问题。

让小年轻直接向战区首长汇报,出了纰漏怎么办?廖新华坦然一笑:“这是团队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课题谁负责,成果就由谁向上级汇报。”

这个小举措里,藏着他培养团队人才的良苦用心——

高素质的参谋是部队打仗的重要支撑,但廖新华认为:“艺高不一定胆大,如果见到将军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临战时刻怎么履职尽责?”

另一方面也是加压力。他说:“身处主战岗位上,人人都要担主责。”

廖新华的团队来自40多个军兵种专业,每个参谋都专业优势突出,可是面对联合作战的要求,每个人也都有短板。廖新华觉得,当主官得有“校长意识”,既要用人所长,也要善于补人所短。

“廖校长”给自己的任务是:帮大家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

怎么转变?他的思路很简单:增强自信、激发个性、消除惰性。

就说曾科。刚领受某研究课题时,因课题涉及多个军兵种专业,他感到压力大,想打退堂鼓。廖新华就带他跑科研院所、到基层调研,指导他论证、分析、计算……曾科越干越有信心,渐渐干出了成绩,如今在某领域小有名气。

来自海军某补给舰的参谋李文哲刚到单位报到,廖新华就给了他一个任务:讲讲补给舰的发展史和各国补给舰现状。“我当时都蒙了!”李文哲感叹,以前一直忙于具体事务,“只知道埋头赶路,很少抬头看天”,但从那一刻起,“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研究问题的热情也被点燃了”。“你心中有担当,干事才会有热情。”李文哲说。

“部队长每次布置的课题,你都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参谋赵金山以前是学机务的,廖新华就把某新型战机打击某型目标的课题交给了他。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可是廖新华不断逼着他“啃”下去,日复一日,赵金山突然发现,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前沿。

良匠无弃木。如今,廖新华团队近90%的参谋、工程师和研究员都能领衔各类作战课题研究。他们还向军委和战区机关输送优秀参谋11名,30多人成长为联合作战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

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

因为一次建言,博士张小可差点“得罪”整个团队。

去年,团队历时3个多月研发出某评估系统,并通过专家组初期检验评估,进入最后试验定型。

“系统虽好,漏洞却可能致命!”正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张小可直言发现系统还有个重大缺陷。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有人称赞他敢说真话、有个性,也有人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廖新华没有轻易下结论。他决定重新组建攻关小组,请张小可参与,马上对系统漏洞展开二次研究攻关。

这一举措让张小可心里悬了很久的石头落了地。这位“海归”博士选调到廖新华团队后,一直有个顾虑:大胆探索、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学术追求,在这里有土壤吗?

有此顾虑的不止张小可。廖新华团队里超过半数的成员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有的在选调进团队前,就在各自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都说高学历干部想法多,你就不怕不好管?”上任之初,有战友提醒廖新华,这个队伍不好带。

“我们是研究打仗,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提不出问题。”廖新华嘿嘿一笑。他鼓励大家:“行政上要讲服从,但研究上要有批判的精神、创新的勇气。”

团队成员易义君如今已在目标分析和弹药匹配领域崭露头角。可在当初,听说廖新华要选调一名土木工程专业干部,不少人都很惊讶:学土木工程的搞营房基建在行,研究打仗是不是进错了门?

“现代战争是精细分工、协同行动,研究建筑、路桥、机场等目标的打击策略,没有比搞土木工程的更在行。”廖新华别有一番考虑。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每当有热点研究课题,廖新华就会召集团队成员开个“军事沙龙”,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分析研讨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有不少被及时吸收进了课题研究中。

有问题,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

一次次的备战打仗“头脑风暴”里,廖新华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在陌生领域发起冲锋。两年多来,他们先后开发专业系统软件13套,取得20多项攻关成果,9项填补了我军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