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激情:一场为老兵加油的“双向互动”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田建忠 汤文元 黄长升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0-16 03:16

改革转型的时代,许多老兵面对专业和岗位调整,不得不站上新的起跑线。面对种种不适应,他们的每一次“再出发”都难能可贵

7月的北疆,戈壁滩上没有一点风。天气干热,情绪被推向躁动的极点。

“这就不是人干的活!”三营司务长仇涛涛把账本狠狠地往灶台上一摔,抄起笤帚一阵乱扫。炊事员小李看到这一幕,小声嘀咕:“班长准是又受啥刺激了。”

的确,自从当上炊事班长,仇涛涛经常受刺激,甚至一度成了众矢之的。有人说他“心思根本不在为兵服务上”,还有人写匿名信给单位领导,说他“捞油水”。原因很简单,官兵们没吃好。官兵们没吃好的原因也很简单——仇涛涛之前没做过饭。

2013年,新疆军区组织侦察兵比武,仇涛涛是狙击步枪某项课目的冠军,当年荣立了二等功。4年后,仇涛涛从某步兵师转隶到了一支新型作战旅,谁也没料到,这位风光了10年的侦察兵狙击手,居然转岗变成了一名“伙夫”。

调查显示,在这个新组建的旅,兵龄超过5年的老兵中,58%面临专业转换,其中15.8%对学习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专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开始考虑“转身”。仇涛涛就是其中之一。

组建之初,这个旅除了一处荒废在戈壁滩上的营院外,再无半点“家产”。更令他失望的是,营里没有狙击手编制。换句话说,过去10年仇涛涛得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转岗的震荡中坍塌了。

仇涛涛的心凉了,“打算坐等退役”。好在,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重新点燃了仇涛涛的热情。

“咱们必须先把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到底谁能干?”组建一周后,三营没有炊事班长,伙食很差,营长王鹏急了,他把营里的老士官叫到了一起。几个老兵都知道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言语间躲躲闪闪。

“我能干!”性格直爽的仇涛涛站了起来:“不就是做个饭,我就不信比打狙击还难。”

后来他承认,自己当时的热血沸腾是多年来作为一名老兵对“谁能干”这个问题的本能反应。没过多久,仇涛涛不得不承认:“对于我来说,做饭的确比打狙击难。”

仇涛涛明显低估了现实困难:炊事班灶具不全、设施老化,炊事员全部是零基础“半路出家”,食品供应受制于戈壁环境品种有限……饭做得难吃量又少,吐槽、告状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当着他的面讽刺伙食差。

慢慢地,受够了委屈的仇涛涛开始产生回战斗班的念头。但营长王鹏清楚伙食不好不怪仇涛涛,他决定先把仇涛涛的心给焐热了。

王鹏让仇涛涛把伙食支出清单贴在黑板上,自己一笔一笔地跟官兵讲清楚每一分钱的去向。他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做大锅饭的APP,休息时经常跑到炊事班和仇涛涛讨论怎么改进。后来他还找领导写下承诺书给仇涛涛打保票说:“他绝对是个好兵,出了问题处分我。”

看到营长处处维护自己,仇涛涛心中快熄灭了的火苗又重新燃了起来:“营长放心,不把伙食抓起来,我哪儿也不去。”

没过多久,旅里外请地方的炊事老师到旅里讲课。仇涛涛看准了机会,凭着老师和自己同是陕西老乡这层关系,每堂课结束后又死缠烂打把老师请回营里,一对一教学。加上单位选送炊事培训的人员学成归队,仇涛涛终于拉起了一支过硬的炊事员队伍。

流言蜚语烟消云散,三营伙食质量逐步提升,在炊事评比中名列榜首。仇涛涛再一次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