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退役军人工作?这6条经验启示硬核满满

来源:中国民兵作者:郑威波责任编辑:丁杨
2020-08-01 10:48

经验启示五:“战争伟力之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宁夏经验”的军事价值是聚焦国防、服务备战,厚植人民战争伟力。

老兵曾经为兵、解甲为民,特殊的身份属性决定了他们是最具军事价值的国防动员资源。宁夏军地把帮扶退役军人成果向国防动员转化、向后备力量拓展、向练兵备战延伸。以“扶贫、优抚”为基础,以“尊崇、使用”为目的,把退役军人置于党组织领导下,纳入国防动员体制、编入民兵队伍、嵌入联合作战单元,探索形成“帮扶—编兵—训练—管理—使用”五位一体民兵建设新模式。在民兵整组、基地化轮训、群众性练兵、应急应战任务中,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军政素质优势,一个老兵就是一个“孵化器”,一批老兵就是一瓶“催化剂”,通过以退役军人民兵带普通民兵、以强促弱,在起点上提升民兵战斗力。关怀暖兵心、尊崇出动力。全区退役军人参加民兵组织的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当兵光荣、当民兵同样光荣”的价值导向逐渐形成。宁夏民兵退役军人占比、党员占比均大幅提升,构建了以退役军人为主体、应急力量为骨干、专业力量为支撑、新质力量为拓展的新型民兵力量体系,强化了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同时,军地各级注重在国防动员实践中为退役军人搭建展示才华、实现价值舞台,组织退役军人民兵积极投身民兵训练、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发挥中坚骨干作用,激励老兵立新功、展风采,树立了新时代退役军人可敬可爱的良好形象。

实践启示我们:备豫不虞,胜战之道。今日尊崇关爱老兵,就是布局未来疆场。尊崇既是对曾经奉献的铭记,也是对未来征召的奠基。没有尊崇关爱,老兵不参加民兵,就没有民兵意识,既不在动员体制内,也不在指挥链路上,甚至连有效联系方式都没有,“若有战、召必回”可能就只是个口号。只有将尊崇化为行动,暖兵心、铸忠魂,才能把“若有战、召必回”的口号变成现实。全国符合民兵条件的退役军人上千万,若全部编入民兵预备役发挥作用,国家将拥有一支无可匹敌的强大后备力量,就能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国防后备之师。

经验启示六:“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宁夏经验”的实践模式是军地合力、优势互补,同心同向担当奋斗。

同奋愚公志,必可移山;共怀精卫心,必能填海。宁夏军地各级自觉强化大局意识,坚持把合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作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稳定、激发报国热情、服务动员备战的战略举措,凝聚思想合力、组织合力、服务合力、维权合力、备战合力,推动形成了军地齐心、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发挥政策和资源优势,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军区系统发挥双重领导的制度优势、协调军地的职能优势,以及与退役军人经历相似、情感认同、易于沟通理解的身份优势,积极助力,主动担当,发动现役军人做退役军人工作、老兵做退役老兵工作,在军旅情感共振共鸣中升化工作实效。军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为“宁夏经验”书写华彩篇章。

实践启示我们:军地同心,其利断金。退役军人既有“军”的经历,也有“民”的身份,退役军人工作既关乎强国也关乎兴军,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是新时代军民共建的重要内容,需要军地共同团结奋斗。只要军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合优势,携手实干,就能迸发出强大能量,开创退役军人工作崭新局面。

岁月铭记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奋进的脚步。几载春秋,宁夏军地用担当和实干收获了累累硕果,“宁夏经验”正不断拓展根系、吐蕊生芳,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宁夏广大退役军人把党的关怀铭记于心,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老兵脱下的是戎装,脱不下的是忠诚;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初心。耳畔虽不再有鼓角争鸣,但战斗的姿态从未改变。俯瞰宁夏大地,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在民兵训练的方阵里,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到处都活跃着老兵们的迷彩身影,他们继续书写着老兵新传,延展着军旅辉煌,在新的战位上回报着党的深情厚望和社会的尊崇关爱。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宁夏军地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相信“宁夏经验”将在实践中不断彰显出更大时代价值,坚信在党中央和习主席坚强领导下,退役军人工作必将在强国兴军的伟业征程中阔步向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