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循着父亲的足迹,穿上军装的他真正懂得了父亲的坚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军 李小健 沈利松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1-04-21 08:25:26

甜的收藏苦的舍弃

■陈小菁

陪伴。

夕阳余晖下,山脊若隐若现。霞光将群山染成橘红色,直到太阳完全沉入地平线,山海被蒙上一层黛青色。

天边泛着白光,一个身影从远处走来。“爸——”段晓松不假思索地喊出这个日夜牵挂的称呼,泪水涌了出来。视线中,父亲笑容慈爱。

一道亮光刺痛双眼。缓缓睁开眼眸,窗外抽绿的树枝随风摆动,阳光明媚。眼前的一切将段晓松推入现实,这又是一个梦。

段晓松的父亲段军,是北疆某部一名边防军人。在段晓松的梦里,父亲有时骑马巡逻,有时只是哨楼上的一个剪影。那山、那草原就像绿海,梦里的北疆永远是春天。

每一次梦醒时分,段晓松总是泪流满面。每一次,父亲都是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直到有一天,段晓松循着父亲的足迹,考上了军校,像父亲一样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他才真正懂得了父亲的坚守。

那一次次梦里的呼唤,是段晓松压抑心中的思念,也让他有了“含着眼泪奔跑”的勇气。

21岁,段晓松的人生没有因为父爱的缺失而孤独。当他明白父亲其实一直在心中,他终于释怀。生活有时并不那么美好,但生活就是这样,有晦暗,也会有光亮。

乐观,才是生活的解药;迎着光,才能温暖前行。也许过去不容易,今天依旧有点难,但请相信明天终将美好。生活即使苦,总会有属于你的那颗“糖”。

甜的收藏,苦的舍弃,也正是因为这样,生活才有它独特的滋味。

那座山,就像父亲的臂膀;这片草原,是父亲守护的地方——

那山,那草原,那歌声

■杨 军  李小健  沈利松

段晓松(左二)和军校同学在校园散步。

“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是段晓松的人生向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一个春日的午后。追着半空中的遥控直升机,段晓松的眼神清澈。

这天,是这个边防军娃7岁的生日。遥控直升机是他父亲从北疆一线寄来的礼物。时至今日,段晓松仍然记得那个幸福的生日。

“这是父亲送给我的第一个电动玩具。”对于年幼的段晓松来说,它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每次操作遥控直升机,看它慢慢升空,他都会想象,直升机搭载着母亲和自己飞向父亲守护的山和草原。

那时,段晓松和母亲生活的北疆边陲小城海拉尔还没有一家像样的百货超市。每次抱着心爱的玩具下楼,段晓松总会扬起眉毛对身边的小伙伴说:“这是爸爸到北京开会给我买的。”

小时候,父亲不在身边,段晓松经常抱着母亲哭鼻子。

那年“六一”,幼儿园的小伙伴一个个被父母接走。母亲来晚了,她下班匆匆赶到幼儿园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一头扑进母亲怀里,段晓松哭得“稀里哗啦”。

声音,是段晓松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常年在内蒙古边防戍守,打电话是父子俩最熟悉的沟通方式。那些年,每天晚饭后,只要父亲在部队、没有外出执行任务,他都会给家里打电话。

家中电话响起,母亲都会把段晓松喊到身边:“晓松,爸爸想你,快叫爸爸。”

从记事起,段晓松就知道,父亲段军是一位边防连连长,在远方守护一条长长的边境线,每年父亲巡逻走过的路,可以绕着家乡的海拉尔城区走上好几百圈。

“晓松,你是家里的男子汉,有一天你要像爸爸一样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懂吗?”听着父亲在电话中的鼓励,年幼的段晓松似懂非懂。

在此后没有父亲陪伴的人生道路上,他在艰难的成长中渐渐领悟了父亲的苦心——要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一次,在父亲寄来的包裹中,段晓松发现一张父亲的军装照。慈爱的笑容、笔挺的军装,段晓松拽着母亲的衣角,眼神写满敬仰:“爸爸真帅!”

“爸爸在远方守着我们的家,他是咱家的骄傲。”母亲告诉段晓松,每一个边防军人都在守望心中的祖国,守护每一个小家。

那天起,“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了段晓松的人生向往。

至今,那张父亲的照片依然被摆在家中电话机旁。每次打完电话,看着父亲的笑容,他仿佛都能听到父亲爽朗的笑声。

不管走到哪里,段晓松始终觉得父亲就在身边,离自己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