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科技与战争>>登陆战>>正文

空降与机降 (一)

责任编辑:李健2013-09-18 11:32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降作战实现了许多军事思想先躯的梦想:穿过敌军的坚固防线正面,直接将兵力投射到敌战争机器的心脏地带,对敌政经高层造成震撼效果,进而对战局形成决定性影响。

在二战初期,空降作战可说是由纳粹德军的空降精锐独占鳌头,不论在比利时或是丹麦,德国精训的空降部队及其震撼效果都能够以寡击众,让原本难攻不落的敌军丢盔弃甲。虽然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赢得分外辛苦,但空降作战的价值已经深植有识之士心中。

随着战局推演,最晚加入战局的美国已经开始厚植自己的空中作战能量,拜强大工业生产力之赐,在美军主导下的同盟国开始以大规模空降作战还治其人之身,其空降作战规模之大恐非号称德国空降作战之父的司徒登所能想像。

美军在二战中使用空降部队的例子极多,著名的如"大君主作战"(Opreation Overlord)、"市场花园作战"(Operation Market Garden)和"大学作战"(Operation University)。其中"大学作战"可算是二战中同盟国最成功的一次空降作战,总共动员了2个空降师,分别为美军空降第17师和英军空降第6师,由这两个师编成空降第18军,在李奇威中将(Lt. Gen.Ridgeway)领军下乘坐1595架运输机和1347架滑翔机成功突击莱茵河对岸的德军并协助随后挺进的地面部队完成合困。总计在"大学作战"中美军空降第17师阵亡90人,而英军空降第6师则阵亡1078人,和死伤枕藉的"市场花园作战"不可同日而语。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军就极少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唯一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恐怕只有在越战中实施的杰克森市作战(Operation Jackson City)而已,该次空降作战由传奇性的美军空降第173旅担当,不过事实上该部仅拨出一营以C-130运输机跳伞进入作战区,其余两个营则是和协同作战的步兵一起搭乘直升机进入战场。



空降作战已经式微?

美军之所以在二战结束后未再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原因很多,不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直升机性能的飞跃性成长。在过去,直升机受限于发动机性能,不仅航程短,而且携载量少的可怜。但在涡轮发动机出现之后,直升机从摇摇摆摆的实验机器变成战场上的现代空中军马。

和传统的空降作战(Operation Airborne)相较之下,机降作战(Operation Heliborne)不仅在安全性、攻击力、生存性、作战弹性和战术机动力上都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

举例来说。过去伞兵在跳伞时极易受到地面火力的威胁,不仅是防空炮,连在投落区周边的散兵游勇都可以拿起步枪对空射击。相对来说,乘坐直升机进入战区的步兵虽然高明不到哪里去,但最少直升机还有一点保护作用。

再者,伞降是不能反悔的,一旦跳出机舱就必须听天由命。即便在跳出机舱时发现空降地域周边已经被敌装甲部队围个水泄不通,也只能祈祷能够赶快降落找掩蔽,看能不能撑到友军地面部队突围前来会师。

除此之外局部天候对跳伞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除非使用操控自由度比较大的方形翼伞,否则一般跳伞所使用的T10圆伞在遇到突如其来的侧风时往往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偏航。更糟的是,如果遇到经验不足的运输机飞行员时还得担心被扔到完全错误的空降区。这种乌龙事所在多有,在诺曼底登陆时的空降第82师和空降第101师对这种致命的错误可说有切肤之痛,正因为飞行员的经验不足才让许多精训的伞兵弟兄出师末捷身先死。

同样的情况在机降时就截然不同,如果苗头不对,被丢在地上的部队总还是可以巴望直升机回头来救自己脱离险境,甚至在进场时如果着陆区遭敌炮火制压的话,直升机还能掉头就走,不用硬趟这趟浑水。

另外,一般步兵只需要受简单的训练后就可以实施机降作战,不像伞兵需要千锤百炼,最后还得至少跳5次基本跳伞才有资格挂上伞徽进行空降作战,因此作战弹性远较机降来的高。最后,对陆军来说,直升机部队好歹是自己建制内的单位,只要命令一下就可以配合作战。如果要搞一次空降作战的话,不但得和老大不愿意的空军协调运输机架次协调个老半天,而且整个作战计划时间表也会变得很复杂,包括火力协调、部队集结、空降区域等等都必须经过协商才能敲定。

以"市场花园作战"为例,原本英军空降第1师师长要求空降区必须尽量接近安恒大桥,但是英国皇家空军却认为如此以来会让运输机群在回航时暴露在德军高炮火网中,于是要求另择投落区。对于陆军来说,这种协同作战实在是绑手绑脚。相较之下,拥有庞大机降能量的美国陆军当然认为机降作战会比较对胃口。

虽说如此,传统的空降作战仍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兹分述如下:

1.具有强大战略机动力

虽然机降作战的战术作战弹性大,但在目前直升机航程、航速都相对有限的状况下,机降作战的跃进距离多半都在100公里上下。而且这个数字往往还要再打个折扣,因为直升机的前进基地不可能真的设在前线。如果要像美军在"沙漠风暴"作战中101空中突击师一样来次大规模迂回纵深突击的话,势必在途中得有第二个前进基地提供燃料补给,否则以现今的直升机性能来看,除极少数特种直升机(如MH-53)具备洲际作战能力之外,大部分直升机恐怕连执行战区间机动都有困难。

同样的状况对空军运输机来说却是小事一桩,即便是C-130之类的战术运输机也能够在塞满伞兵的状况下轻轻松松飞出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而如果是C-141、C-17或C-5之类大型战略运输机的话,只要有空中加油机协助,要飞越半个地球也不是难事,诚如美国空军所标榜的:全球到达,全球力量(Global Reach,Global Power)。

因此,传统空降部队和运输机所配合的战略机动力实不容小觑,而在可预见的未来此项优势仍将由伞兵专擅战场,直升机和机降作战恐仍难染指。

2.单位投射密度

现代直升机虽然在携载性能上有大幅提升,但是整体来看依然难以和空军运输机分庭抗礼。就以C-130为例,1架C-130可以塞进64个全副武装伞兵,换言之,只要2架就可以勉强包办一个伞兵连。但是如果同样的数字换成UH-60的话,恐怕得动用至少10架才能把所有人都载走。同理可证,如果单位越大的话,直升机和空军运输机之间的差距会更大。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差距算不了什么,但值得注意的是,2架C-130约只要8个机组员就能搞定,但是10架UH-60至少得有30个机组员才能摆平,更不用提后勤保障需要的场站能量。

这代表在大规模投送时直升机所需要的单位作业成本会比空军运输机要来的高,换言之,就是在和平时期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维持。正因如此,目前只有后勤实力雄厚的美军玩得起101空中突击师这种单位。

另外,目前除少数重型直升机之外,大多数直升机都无法载运车辆之类的重装备,不是得吊挂,就是根本载不动。而吊挂方式不仅会严重限制直升机的运动,还会让原本就短的航程每况愈下。而在现代战场上部队对重装备的依赖越来越深,而空投或运送重装备这点只有空军运输机才能办得到。

奇袭与牵制效果

此项优势其实算是长程战略机动力的副产品,由于空降作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部队投送到发生纷争的地区或是敌后方纵深,因此能够造成某种程度的震撼与威慑效果。特别是对自命为世界警察的美军来说,此种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让军方在第一时间内将武力投送到全球任何热点,增强美国的区域影响力。

对敌人来说,一支随时整装待发的空降部队犹如第5纵队,迫使其必须随时在战线后力控留预备队以资因应,相对来说就会削弱其正面兵力的强度。

正由于传统空降作战具有无法磨灭的优势,因此美军才会继续保留有全美之师(AllAmericas)美称的空降第82师。空降第82师是美国本土担任随时派驻海外遂行作战的战略预备队,同时也是美军中央司令部下辖陆军4个快速反应师之一,不仅有能力实施全球快速部署,并能在接到命令18小时内全师开拔进驻危机地区。

虽然空降部队是百中选一的精锐,但由于缺乏重装备,因此在现代高强度战场上的作战效能一直为人所质疑。人们担心,一旦面对有备而来的敌人时,空降部队缺乏重装备,没办法和敌人硬碰硬的老问题就会再次浮上台面。

果不其然,在"沙漠风暴"作战中,空降第82师虽然率先打头阵进驻沙特阿拉伯,但是在整个战役期间并没行进行任何空降作为,即便在此次作战中有编制完整的M551空降战车营到位协同,但在面对伊拉克为数众多的重装甲部队时仍然无法正面交锋,仅能担任侧翼掩护任务。

在"沙漠风暴"作战结束之后,美军几乎未再进行任何大规模空降作为,直到2001年7月10日"持久自由作战"(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开始之后才又由第75突击兵团实施了一次小规模空降作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