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科技>>正文

宙斯盾作战系统:已成为日韩等国海军的核心装备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李菲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8-13 23:29

宙斯盾系统的存在使美国及其日韩等盟友在海上的联合作战(包括防空、反导)成为可能。例如在本次“环太军演”中,真正让演习具有实战意义的战役战术背景的关键在于宙斯盾系统。这些装备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战舰,构成了演习的基本骨架。而未装备宙斯盾的战舰,就只能游离于核心体系外围。尽管有美媒称,此次军演促成日韩一起演习就是胜利。但在海上联合作战方面,二者其实早有了技术基础。此外,澳大利亚已购买了3艘装备有简化版宙斯盾系统的新型驱逐舰。在未来“环太军演”中,很可能会看到这些澳军新舰艇的身影。

最新“基线9”功能强大

最新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线9”将宙斯盾防空作战和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整合到一个计算机程序和设备套件中,该升级系统将为美海军舰队提供综合防空与反导能力,能同时与多个威胁交战。“基线9”系统在DDG-53“约翰·保罗·琼斯”号导弹驱逐舰上完成了海试,DDG-53也成为美海军第一艘装备综合防空反导系统的驱逐舰,为宙斯盾综合防空反导能力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配备综合防空反导系统的驱逐舰能够在全防空/反导领域同时实施舰船自卫、航母战斗群的区域防空和弹道导弹防御任务,这是宙斯盾防御空中和导弹威胁的一大进步。

“基线9”系统驱逐舰综合防空反导能力的核心是SPY-1D雷达的多任务信号处理器。早期的弹道导弹防御雷达计算套件使用独立的信号处理器,这意味着装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水面军舰只能应对弹道导弹或飞机/巡航导弹的威胁,但不能同时执行两项任务。新的升级版使雷达能够由单光束升至双光束,以满足同时进行防空作战和弹道导弹防御所需的动力资源。

多任务信号处理器最新的软硬件算法能够控制雷达波形的产生,同时处理防空作战和弹道导弹防御雷达信号。另外,多任务信号处理器提高了SPY雷达系统在濒海环境中的性能,例如,在雷达杂波严重的环境中能够打击掠海飞行的导弹。对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处理器还提高了雷达实时探测、跟踪和识别弹道导弹目标的能力。

此外,SPY-1D雷达的升级版SPY-1D(V),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综合防空反导系统给予了决定性的提升。提高了雷达在强电子对抗造成的杂波严重的环境下打击低空、雷达反射截面积小的目标的能力,还提高了雷达在濒海环境中的作战效能。在伯克ⅡA级驱逐舰的安装开发过程中,SPY-1D(V)新增了移动目标指示波形,能够更强地对抗欺骗性电子攻击措施。

初始作战能力已形成

目前,美国在日韩等地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及其盟友自身的导弹防御系统已具备中近程弹道导弹(射程1000千米以内)防御作战能力。其中,日本的近程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较为完整,其以金刚级宙斯盾舰为核心的导弹防御系统已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美日共同开发的“标准-3”Block2A拦截弹有望2018年服役,届时,日本将获得对中远程甚至远程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

韩国目前正加快建设其导弹防御系统,随着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系统的引进,反弹道导弹作战指挥所的建立,以及对“世宗大王”号宙斯盾舰的升级改造等,预计韩国2015年前可初步建成导弹防御系统,具备初步的反导作战能力。预计2020年左右,美国及其盟友在西太地区的末段拦截系统将更加成熟,弹道导弹中段拦截系统将进入作战使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