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八方来声>>正文

军事物流:强大需有后备做支撑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王宗喜 黄剑炜责任编辑:许品2013-07-15 07:3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巨大消耗量,加之快速机动导致携行量减少,这就要求交战双方拥有一支可靠的物流力量,以确保作战物资的供给。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仅依靠军队自身的运输力量已难以保障作战需要,因此,打造一支强大的军事物流后备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保障有力的必由之路

  现代物流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国防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物资的消耗与补充,是关乎军队强弱和战场胜败的重要因素,与物流密不可分。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来看,无论是战前准备阶段的跨国物流,还是战中双方此消彼长的军事物流,都充分展示了物流的巨大威力。如果把战争喻作一架轰轰作响的宏大机器,那么军事物流就是它的油路和电路,源源不断地向机器输送着强大的动力;倘若将战争比作一个巨人的肢体,那么军事物流无疑便是畅游不息的大动脉。建立强大的军事物流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物资供应,保障部队的机动和作战,而且具有强大的鼓舞和威慑作用。因此,欲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壮大现代军事物流力量。欲达此目的,不仅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现役军事物流力量,还要有一支强大的后备军事物流力量,还不仅需要,而且完全有可能。

  由于军队物流与地方物流是物流在不同领域的延伸,具有一致性和兼容性,所以依托地方物流实体打造军事物流后备力量,是军地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从根本利益来看,地方物流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军队物流主要是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两者都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奉行的理念来看,军地物流在无缝链接的供应链、以人为本的物流管理、诚信和谐的物流行为、用户至上的物流服务、绿色健康的物流环境等理念上都是相通的。从物流要素来看,军地物流无论从港口、机场、仓库等基础设施,到运作内容、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依托地方物流实体打造军事物流后备力量,既可以使现有的军队物流力量专注于核心保障能力建设,又可以节省国防建设中军事物流系统建设的成本,还可以开拓军队物流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因此,打造军事物流后备力量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重在破解“三大矛盾”

  军事物流是在特殊环境下,执行军事物资保障任务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肩负着保障战争胜利,应对突发事件物资保障的特殊使命。军事物流后备力量虽然是地方物流实体,平时以经济建设为主,但是在应急和应战时必须要等同于军事物流力量,以满足特殊的保障要求。欲达此目的,处理好以下三个矛盾至关重要:

  一是“通与密”的矛盾。所谓“通”,指在担负军事物流任务时,要实现全时空畅通。从军事物流活动开始,一直到军事物流活动结束,整个时空域都要保持畅通无阻。所谓“密”,指要保证整个军事物流活动的保密安全。“通”与“密”两者是一对矛盾,军事物流运作畅通,四通八达,技术波及面宽,势必给保密安全带来严峻的考验。因此,军事物流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满足这种需求,既要保证畅通无阻,又要保证绝对地保密安全。

  二是“快与稳”的矛盾。所谓“快”,指要满足战争和突发事件快速保障的要求。信息化战争爆发突然,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时间就是生命,物资与人的快速结合,意味着救援能力的提升。“稳”,则是指保障供应要持续稳定,能够按照保障计划,始终保证物资的可靠供给。“快”与“稳”是一对矛盾,军事物流一旦提高速度,难免会出现纰漏,发生事故造成断流;而过分强调稳定,则会导致流速下降,物资保障效益的降低。因此,军事物流预备力量应处理好“快”与“稳”的问题,做到快的同时,保证稳定持续可靠,实现快捷与稳定的统一。

  三是“军与经”的矛盾。所谓“军”,指讲求军事效益,包括军事物流在平时形成战斗力的效益,在急时和战时军事物流取得作战成果的效益。所谓“经”,指讲求经济效益,是军事物流后备力量在军事物流活动中经济耗费、经济占用与有用的经济成果之间的比较,这也是地方物流实体生存发展的根本。“军”与“经”同样是一对矛盾,军事效益是打造军事物流后备力量的根本目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和发展军事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复合性。因此,军事物流后备力量既要考虑军事效益,尤其是军事价值的实现,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为自身发展壮大创造机遇。

  多措并举推进建设

  建设军事物流后备力量,实质上是地方物流实体向专业化军事物流力量转化的过程。军事物流后备力量的建设,应分步展开,先预选几个企业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最后形成能适应军事物流特殊要求的军事物流后备力量体系。

  科学选择地方物流企业。科学制定军事物流后备力量的遴选标准,明确进入军队物流市场的门槛。首先应选择国内物流企业,如国企、集体或者私营企业,具备高等级保密资质,以保证军事物流后备力量的可控性;其次应选择具备一定的规模,人员素质较高、设施设备先进、信息系统完善、网络布局合理,能够完成特殊的军事物流需求的企业;第三应有可靠的信誉,包括银行的资信、质量管理认证以及诚实守信的经历等,以保证军事物流后备力量的可靠性。

  搞好专业化军事培训。物流的军事性,在于确保完成军事物流保障任务。主要体现在物资品种对路、保障时间及时、保障地点正确等方面,要求地方物流企业必须要适应特殊的保障环境,熟悉军事行动特定的保障规则。因此,要加强军事物流专业内容的培训,采取实例分析、模拟作业、网上演练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训练,使其了解军队的物流保障程序、相关信号标志和紧急处理办法,完善由民用向军用的转换建设,从人员素质、保障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适应军事物流保障的特殊需要。

  加强军地合作与演练。加强军地物流平时合作是锻炼地方物流企业的重要方式,这种合作不仅可以激发地方物流参与军事物流保障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参与战时物流保障的信心。在合作内容上,可以将对军队部分通用物资的供应保障,租赁仓库以及仓储布局设计、规划,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优化设计,物资包装防护,售后维修及配送相关服务,部分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建设等军事物流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在组织演练上,依据相关的动员方案和战时保障预案,定期组织军地物流保障力量进行演练,使地方物流企业掌握军队战时保障的要求和实施程序,提高军地物流力量合作的默契程度,使军地物流力量能够快速融合成有机的物流系统,形成一体化的保障能力。

  此外,国家政府和军队应加强战略统筹协调,构建完善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加速推进军地物流战略深度融合,尽快出台鼓励地方物流企业服务军队的投资、税收优惠等配套扶持政策,制定补偿激励等标准,力求使参与军事物流后备力量建设的地方物流企业政治获荣誉,社会有地位,经济得实惠。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