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着眼国家安全战略需要谋划空间力量发展)
空间是为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重要领域,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及军事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空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军事应用领域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发展空间力量、争夺空间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人类和平开发利用空间,维护空间安全负有重要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眼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这个战略重点,着力增强新质作战能力。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加快空间力量发展顺应了国际安全形势变化和国家利益拓展需求,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使命。
加快发展空间力量势在必行
空间力量建设是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必然趋势。空间力量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具有的从事和影响空间活动的综合实力,它是民族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世界军事强国竞争获取空间优势的帷幕从此拉开。我国自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航天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世界航天领域始终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伴随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一次次被推向崭新的高度,一步步确立了航天大国的地位。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发展建设与我国大国地位和国家利益相称的强大空间力量,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国际空间安全,促进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定信心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以关键领域突破为引领,加快创新发展,全力推进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
空间力量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的必然使命。伴随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竞相调整军事战略,加紧推进军事转型,竭力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这场新军事变革,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空间力量的广泛应用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提高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空间装备对现代信息化作战力量的运用发挥着体系性支撑作用,空间力量以其战场的自由广阔性、作战力量的高度机动性、信息支援快速有效性,以其为代表的新型作战力量在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必须把空间力量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为我国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格局、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
空间力量建设是现代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支撑。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是空间力量用于作战行动的开端,这场战争使全世界见证了空间力量对信息化战争的巨大贡献,也全面奠定了空间力量在信息化作战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自此,空间力量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新生力量,战争形态全面向陆、海、空、天、电、网多维一体的体系对抗发展。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更加表明,空间力量能够实现对信息获取、传输、利用的空天化和实时化,能够将多维战场联接成一个整体,能够实现快速机动和精确打击,它既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要素,更是实施空间攻防、夺取制天权的主体力量。因此,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加强空间力量建设,发挥空间力量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的信息支援、体系支撑和战略攻防作用,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