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更大的亮点,在于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强化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能力,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协调行动,有利于提高中国在面临各种安全危机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对于中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刘慧认为,国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国内安全问题上高枕无忧。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进一步分析,就经济安全而言,中国依然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就反腐败斗争而言,从源头上根治腐败仍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急需创新手段应对威胁
对于总体稳定中存在的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提出,从2013年国内安全形势看,来自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诸多挑战,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013年,美国“棱镜门”秘密监听项目事件曝光、国内网络谣言等所引发的对于公共安全的危害,成为与中国互联网相关的热点问题。《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认为,这些事件都再一次凸显了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
“2013年,中国境内雾霾大面积集中爆发, 雾霾 成为中国环境问题年度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介绍,我国政府将“环境安全”问题摆上案头,进行了一系列有力部署。
除此之外,《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还列举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人口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非传统领域安全问题。《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认为,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构成的长期潜在威胁与挑战不容忽视,我们对此必须制定科学的应对方略,切实有效地进行治理,以维护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近几年刚刚受到各方面重视的,过去我们更多关注传统安全,把国家安全问题更多地理解为领土、政权和军事等方面的安全,如今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非传统安全也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刘慧分析。
她认为,在观念、理解上加强对非传统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视,是我们应对此类威胁的前提。
在此基础之上,刘慧建议,应尽快对过去传统的一些办法、措施和手段加以创新。“因为过去我们在传统安全的保卫上主要依靠军队等力量,但非传统领域很多是没有专门的力量来防范的,比如气候、环境、粮食、水安全,这些都不是我们用传统手段能够解决的,急需加以创新。”
“而安全问题也绝对不是一个孤立领域、孤立事件,它一定是有很多相关联的事件共同发酵而成的,所以国家安全问题的保护和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刘慧进一步向《法制日报》记者分析。
她建议,整个国家在安全布局上,在各个部门携手应对上需要有新的办法,“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要协调各个部门共同面对国家安全问题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