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反复强调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要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切实提高军事训练的实战化水平。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必须准确把握实战化训练的本质内涵与标准要求,才能推动军事训练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层次迈进。
科学定位实战化训练本质内涵
作战决定训练。信息化战争,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形态,精确作战成为主要方式,全域机动成为必备能力,网络空间成为崭新战场。新的战争制胜机理赋予了实战化训练新的本质内涵。
实战化训练根本目的是生成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硅片”可以战胜“钢铁”。组织实战化训练,就是要瞄准打赢信息化战争,充分发挥信息的融合渗透作用,把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信息化部队有机链接起来,实现各种作战和保障要素的集成融合,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实战化训练重点内容是研练信息化条件下的新战法。在我军训练史上,先后组织了多次战法创新活动,为历次训练内容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提升了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组织实战化训练,就是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立足现有装备,改进力量编组,优化资源配置,着重研练立体作战、精确作战、多能作战、全域作战等新的作战方法。
实战化训练主导形式是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是依据作战任务,按照“作战要素全、作战单元全和作战系统全”的要求,将陆海空天电等各种作战力量高度融合的整体训练。组织实战化训练,就是要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以联合训练为主线,统筹各军兵种、各层次、各专业训练进程,创新“基础自训、军种互训、专项合训、课题联训”的训练形式。
实战化训练基本方法是体系集成与对抗训练。在世界各国军队训练转型过程中,我军开创了以“红剑”对抗演习为代表的实战化训练模式,推动了军事训练由逐级合成向体系集成转变。组织实战化训练,就是要把各军兵种专业融入体系,构建“作战要素集成训练、作战单元合成训练、作战体系融合训练”的战斗力生成链条;把对抗训练作为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有力抓手,全面走开“指挥对抗、实兵对抗、实弹检验、检讨评估”的训练路子。
实战化训练基础条件是对信息化战场环境的逼真映射。构建逼真的战场环境,是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重要前提。环境营造氛围,环境支撑内容,环境影响质量。组织实战化训练,就是要大力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实战环境,发展计算机兵棋推演、作战实验等先进手段,完善精确量化的检验评估系统,构建未来作战“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