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热点透视>>正文

中非合作,让谁心里泛酸

来源:新华网作者:王湘江责任编辑:康哲2015-02-01 18:41

1月31日,与会代表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出席非盟第24届首脑会议闭幕式。新华社记者翟健岚

新华网内罗毕2月1日电(记者 王湘江)在刚刚闭幕的第24届非盟首脑会议期间,人们再次见证了中非这对“老友”在新时期合作的勃勃生机。双方谋大势,着长远,互利共赢的合作新局面让非洲人民心暖,却也让一些西方人的心里泛酸。然而,杂音总是掩盖不住那琴瑟和弦。

“世纪文件”急非洲所急

首脑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和非盟签署了中非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将在非洲“2063年愿景”战略框架内,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铁路、公路、区域航空以及工业化领域的合作。这项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覆盖整个非洲大陆的“世纪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中非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帮助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源于双方历久弥坚的传统友谊,源于中国奉行的“真、实、亲、诚”四字方针和正确义利观,源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筑巢引凤”和“授人以渔”的重要理念,更是从非洲发展现状出发,与非洲发展战略对接,从根本上帮助其解决长期阻碍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2013年初,非盟领导人发起了非洲“2063年愿景”倡议,旨在为非洲未来50年发展规划蓝图并制定行动纲领,体现了非洲人民谋求发展、谋求繁荣、谋求更好生活的美好梦想,但薄弱的基础设施客观上制约了非洲经济向前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好朋友、好伙伴,中国急非洲人民之所急,将自身30多年改革开放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这条重要经验毫无保留地带给非洲,帮助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中国帮助非洲建设了1046个成套项目,修建了2233公里铁路、3530公里公路,为改善非洲人民生产生活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混凝土外交”不惧噪音

在中非诚意合作的主旋律之外,又传来了西方媒体阴阳怪气的噪音。个别西方媒体把中国帮助非洲破解发展瓶颈、改善基础设施的努力贴上所谓“混凝土外交”的标签进行炒作,以怀疑的心态看待中国帮助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真心诚意。

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心态早已变得更加成熟。面对西方媒体的炒作,外交部发言人坦然应答:“如果说中国帮助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混凝土外交’,我想这正是非洲国家当前要实现经济发展所急需的。”

面对不可逆转的中非合作大潮,一些西方人不甘心作壁上观,却又放不下架子参与切实合作,心中难免阵阵泛酸,通过媒体抹黑中非合作、挑拨离间中非关系成了惯用伎俩。在美国国际大学非洲分校国际关系学教授马查里亚看来,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对非援助和基础设施建设,就是“酸葡萄心理”在作怪。

近年来,西方媒体针对中非合作抛出了所谓“新殖民主义”、“掠夺非洲资源论”等一系列奇谈怪论,歪曲、抹黑中非合作。这类论调曾一度甚嚣尘上,而如今在中非合作的事实面前已日渐没有了市场。更何况,中非合作的内容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从过去的政府援助到如今的贸易投资,从以往的人文交流到现在的人员培训,提高“造血”功能、实现共赢早已成为双方合作的主流。所谓的“掠夺资源”,实在低估了中非合作的视野;所谓的“殖民主义”,更是昔日殖民者的“小人之心”。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曾说,肯尼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50年来,肯尼亚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根本不是依靠资源开发”,肯中友好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互利双赢的基础上,那些想诋毁中国形象的人,“应该到肯尼亚看一看,看看肯中两国进行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