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写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

来源:新华社作者:荣启涵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8-03-02 00:02

鞠躬尽瘁 勤政为民——他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

时时处处,他首先考虑的都是国家和人民。

1966年3月8日凌晨,地动山摇,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发生6.8级大地震。周恩来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白家寨村,一边走一边不停握着群众的手说:“乡亲们,你们受苦了、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

那天刮着强劲的西北风,正在讲话的周恩来发现群众都是迎风而坐,马上说“起立!就地向后转!坐下!”

刚开始大家还没明白,后来才发现,周恩来让大家换了方向背风而坐,自己却绕过去迎着风继续讲话。

在劳动人民中间,他强调“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

1958年6月,北京十三陵水库施工热火朝天。烈日当空,热风炙人,脚下砂砾晒得发烫。奋战在工地现场的千军万马中,有一支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领导干部三百多人的队伍,带队的就是周恩来。

“我们来参加劳动,是为了改变一种风气,造成一种风气。就是要创造出一种热爱劳动,上下之间完全平等,大家互相协作和毫无隔阂的新风气。”周恩来亲切地说。

他对人民关怀无微不至,对自己却是严格要求。

在他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出入院子有十几个台阶,每次上下车都需要从院里走出来很远一段路。

秘书何谦想把这台阶拆掉,方便周总理直接在院子里上下车。正在研究怎么实施的时候,被周总理果断制止:不准修。有这台阶,我上上也是一个锻炼嘛。国家经济还很困难,不能把钱花在我这里。

不让钱花在自己身上的共和国总理,却在每一个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好习惯:凡是他起草或批阅的文件,在写完后,至少要再看一遍才送出去。涉及人名、地名时,脱手前还要反复点数确保没有遗漏。

他常说,我这里出去的东西,关系到人民的利益,要报到中央,不能马虎,不弄准确,怎么出去!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周恩来念兹在兹。从1960年6月到1962年9月,两年四个月时间里,周恩来有关粮食问题的谈话达115次。他亲自一张一张审阅粮食计划表,精心计算粮食的安排。仅现存的32张报表中,总理的笔迹就有994处……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邓小平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

“三更将眠五更起”,这是周恩来操劳的日常。

他真的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吗?

他真的不知过度消耗危害健康吗?

不,不是。

1966年5月,周恩来第三次到大庆视察工作时,忙碌了一整天后又听汇报、看油田模型和技术革新展品直至凌晨两点十分。大家劝他早点休息,他却说:“我都快七十岁了,多给我点时间,多为人民干些工作不好吗?”

一句“多为人民干些工作”——道出了他夙夜在公的至纯心愿。

他常对身边人说,人的一生是短暂,如果一个人能活七十岁,也不过两万多天。再不抓紧时间,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更少了,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只言片语,风范可鉴。

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抱病操劳国事,他说:“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们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

有这样一张图片,让人过目难忘。

——晚年的周恩来坐在沙发上,侧影憔悴瘦削,老年斑无声地暗示着他的年纪,唯有那深邃目光洞彻时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这句铮铮誓言,周恩来做到了极致。是春蚕到死,是蜡炬成灰,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提及周恩来的名字,仍能强烈地感觉到,他依然活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