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信念的种子扎根大漠,让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1980年5月28日,我国首枚洲际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跨越数千公里,准确飞向预定海域。
在一幅“发控台操纵员崔吉俊按下点火按钮”黑白照片前,一位老人眼睛看出了泪花。在场的官兵认出了他,他就是当时担负首次洲际导弹飞行试验任务的零号指挥员崔吉俊。
“点火以后,火箭飞起来,报告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整个地下室都全部沸腾起来了,欢呼鼓掌,很是热烈。”崔吉俊回忆说。
航天的事业史就是一部精神传承史。后来担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的崔吉俊对记者说,为了铸造国之重器,所有参与设计试验的科研人员,都有一种特有的精气神,虽然吃住在简陋的场房,但誓死也要拿出一流的装备。
60年弹指一挥,60年无怨无悔。进入新的世纪,新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用忠诚书写人生,用使命铸就辉煌。
人群中,记者看到时任神舟七号零号指挥员郭忠来在用心聆听老一辈航天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忠诚不是讲出来,是干出来的!”郭忠来真诚地说,老一代人从两弹一星开始,他们这种艰苦创业,到第二代人飞向太平洋,奠定了我们国家的大国地位,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载人航天的好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郭忠来曾参与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任务,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零号指挥员,他说:“铭记传统在心,更要见诸行动。”
昔日三代零号指挥员为国尽忠诚,今昔一样情。走过60年峥嵘岁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后发射了 多颗卫星和11艘神舟飞船,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标志性的十个第一,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