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心路:班长,读懂了你,我就渐渐成了你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宋子洵 刘星楠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0 02:17

从当兵前的无限憧憬,到入伍后的巨大落差,新兵入营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老兵的言传身教,就是新兵最好的教材,作为新兵军旅生涯的“启蒙者”,新兵班长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请新兵张浩讲讲自己入伍两个月以来的所思所想,也请张浩的班长刘月雷说说如何引导新兵迈好军旅第一步……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带来的报道——

新兵班长刘月雷带领张浩(左)进行战术训练。王乐意摄

读懂了你,我就渐渐成了你

——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新兵张浩入伍两个月来心路解读

■宋子洵 刘星楠

1.

新兵张浩——

想象中的军人是那样的,实际上却是这样的

实弹射击、野营拉练、抢险救灾……从到人武部报名的那一刻起,这些画面就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令人心驰神往。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来到军营已经10多天了,哪有什么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有的只是一天天重复走队列、整理内务和打扫卫生,简直无聊透顶,巨大的“落差”让我的心里长出了“草”。

一天午饭时,经过一上午的紧张训练,我早已是饥肠辘辘。按照顺序,今天轮到我们班第一个打饭,但是新兵营规定,必须所有人都打完饭以后才能一起吃。眼睁睁地看着餐盘里堆成小山的美食,却不能立即享用,我不满的情绪爆发了:当个兵咋连吃饭的自由都没有了?我夹起一块肉就往嘴里塞。“张浩,谁叫你先吃饭的!”一声大喝吓得我一个激灵,顺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班长刘月雷正向我们桌子走来。只见他眉毛上挑,眼睛瞪得溜圆。“筷子放下,起立!”那顿中午饭,因为我的鲁莽,我们班推迟了20分钟开饭。我对班长的“怨恨”由此而生。

战术训练时,大家都在为战友加油鼓劲,我却故意在旁边和战友嬉笑打闹;内务规定个人物品要摆放整齐,而我偏偏不按规定来……班长被气得吹胡子瞪眼,每次都把我说一顿,可我依然是我行我素。

“黑脸、个儿不高、罗圈腿、脾气差,还有轻微的高低肩……”,这就是初入军营的我对刘班长的全部印象,和电视剧里演的班长完全不一样。

班长刘月雷——

每名新兵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

和平时期,虽然冲锋陷阵的机会很少,但是一些诸如叠被子、擦桌子的小事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塑新兵的军人素养。平凡是非凡之母,甘于平凡才能创造非凡,这个道理很多新兵还不理解,这也是新兵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每名新兵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梦想的力量也是可以传递的。面对落差,只要找准方向砥砺前行,军旅之路就能够闪光。

张浩练习战术动作。王乐意摄

2.

新兵张浩——

班长其实也没有那么凶

“这是我的被子?”不久后的一天早晨,我打扫完营区环境卫生回来,看到自己的床铺后,下意识地退回到门口,四下看看,确认没有走错宿舍门后,我才来到自己的床铺前。

“这是刘班长帮你整理的床铺。”一旁的副班长说道。

原来,很多新兵抱怨自己的被子是新的,不好叠。于是,刘班长利用新兵早晨打扫营区环境卫生的空当,把班里新兵的床铺重新整理了一遍,为的是给大家以后整理内务“打个样儿”。每床被子都叠得板板正正,每条床单都抻得平平整整。

看看自己的床上叠放整齐的新被子,再看看刘班长那床已经洗得发白的旧被子,我突然感到,班长那么凶,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让我对班长的看法彻底改变的,是那个周末……

那天,我领到手机后给家里打电话,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开心:“有个姓刘的班长,前两天打电话过来,说你最近进步很大,生活上也习惯了,让我们家长放心……”我的心里顿时涌过一股暖流,原来班长这么关心我。

从此,我看班长的角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我发现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凶,每天集合时他都会第一个站在排头,训练场上每一个示范动作都非常标准,晚上查铺的时候还帮我们掖被角。我的训练成绩不理想,他及时帮我分析原因,给我开小灶加练。一旦我的训练成绩有一点提升,他都会找机会表扬我。

刘班长对我的关心,能让石头都开花。我开始自觉地提高了内务标准,在训练场上也更加努力了。

班长刘月雷——

把每一名新兵都当成自己的兄弟

知兵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每一名新兵班长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捂不热的心,只有不用心的班长。把每一名新兵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是让他们尽快适应军营生活的好方法。以张浩为例,刚开始他什么都和我对着干,但后来他明白了我是在为他好,转变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