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日军侵入海南岛,国民党小战即溃,共产党坚持抗战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朱姝璇 发布:2019-01-20 05:13:0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冯白驹生前照片。

  奠基:创建抗日根据地

  琼崖独立总队成立后,积极出击日伪军据点,破坏交通线,攻打文昌县,围攻那大镇,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至1939年底,对日作战达70余次,毙日军800余人,延缓了日军向海南岛纵深发展的行动;除少数民族地区所在的白沙、乐东、保亭3县外,全琼各县、区、乡及村都建立了中共组织,琼崖的共产党员增至9000余人。

  1940年1月26日,根据中共中央“要把琼岛创造为争取九百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创造为党在南方发展扩大影响的根据地,创造为培养干部的根据地”的指示,琼崖独立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至同年冬,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开辟与巩固了琼文平原抗日根据地和美合山区抗日根据地,活动范围遍及琼山、文昌、澄迈、临高、儋县、万宁、琼东、乐会、昌江、感恩、定安11个县,成为琼崖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军。同时,琼崖独立总队执行向外线发展的方针,将活动区域扩展至琼东北、琼东南和琼西地区,使之成为琼崖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有力依托。

  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阶段后,琼崖独立总队充分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粉碎了日伪军自1942年5月至1944年春发动的连续大规模“蚕食”和“扫荡”。在近两年的艰苦奋战中,琼崖独立总队团结抗日根据地民众与日伪军作战多达1000余次,不仅坚持了琼文、六连岭、琼西等抗日根据地,还开辟和发展了六芹山、儒万山等抗日根据地或游击区,将抗日游击战争推向全琼,为夺取琼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条件。

  火种:创办琼崖抗日公学

  琼崖抗日公学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火中,坐落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内。那里原先荆棘丛生、野兽出没,全校师生一起动手,平整土地、清除杂草,盖起了一栋栋别具风格的教室宿舍——所有的屋顶都是用竹条夹着茅草绑扎而成,四周的墙壁则是用竹篾编织。

  根据中共中央“开办大规模干部学校”的指示,在继续办好随营军政训练班和开办党校的同时,1940年7月,以“抗大”为楷模的琼崖抗日公学正式成立,冯白驹兼任校长,下设初级班、高级班、工农班、妇女班和儿童班;后来又设立了军事队、政治队、行政队、民运队和普通队,学员均由各县保送。

  琼崖抗日公学针对学员多为工农基层干部的特点,确立了以培养工农干部为主的办校方针,提倡自觉学习、自觉进步、自觉遵守革命的纪律和制度,重视培育政治信仰和使命担当精神。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抗日根据地又处于初建阶段,物资供应尤其是文化用品十分短缺。总队部造纸厂自制的土纸供应紧张,每个学员每月只能领到几小张,只能省下来考试才用,平时记笔记尽量利用旧纸边角或字行间的空隙。写字就把小竹竿削尖代替钢笔,没有墨水就用木炭或锅灰磨成粉末,再加水调制为“特制墨水”。工农班和儿童班的学员,则以沙地为纸,树枝作笔,在地上练字演算。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师生们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乐观精神,磨砺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顽强意志。

  琼崖抗日公学的创办,为琼崖地区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骨干,对于抗战的深入进行以及之后革命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学员毕业后,无论在战争前线或敌人后方,都是坚决抗战的火种,点燃了琼崖全岛抗日的烽火。

1 2 3

责任编辑:张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