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黑水白山》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写给儿子的信
你们不用多问了,我的主义就是抗日,正如你们的职责是以破坏抗日会逮捕我们为目的一样,我有我的目的,进行反满抗日并宣传其主义,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的回答
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
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使他独立富强。但是帝国主义却不让我们这样做,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附属国。同学们,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我将毫不可惜。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
刘中新(八路军一一五师干部,江西吉安人)
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来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再来孝顺母亲大人。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人,文学家)
中国的革命是艰苦而冗长的过程,在抗战第六年的今天来回忆已往的种种,多少烈士的热血和头颅,无数千万民众的痛苦与牺牲,然后把中华民国的招牌撑到今天,然后把一代一代的青年教育培养成革命的继承人,而尤其把这艰苦的抗战撑拄到而今,这是辛酸的罢,但只有激起我们的感奋,只有加强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为求民族自由解放的抗战必得最后的胜利,中国的革命大业最后必得全部完成。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中国的老百姓,却因这一次战争的结果,大大地进步了。他们知道了要团结,他们知道了要坚苦卓绝,忍耐到底。他们都有了“任何牺牲,也在所不惜”的决心。他们都把国家的危难,认作了自己的责任。因为战争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进行。飞机轰炸下所伤生的,都是他们的父老姊妹。日本的炸弹,提醒了他们的国族观念。
朱自清(1898—1948,浙江绍兴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致抗战,我们也能迅速的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前中国在若有若无之间,现在确乎是有了。从两年后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家是青山,青山倒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做奴隶。
——胡适给妻子江冬秀的信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我以为抗战要本钱,本钱就是各个人的牺牲,牺牲具有积极意义的,就是所谓“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其仅有消极意义的就是不惜放弃所有,甘愿与全国同胞共同忍受当前的艰苦。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不画裸体,不足以表现人民为赢得抗战胜利,不怕流血牺牲的钢铁意志。无论英雄豪杰或舟子农夫,皆因靠着那几根骨头和肌肉的活动,方有生可用,有饭可吃,有酒可饮,有国可立!人体的肌肉、筋骨的活力,可以起到感人的效用。因为人民大众的筋骨是可以顶天立地的。
——徐悲鸿谈“愚公移山”
刘白羽(1916—2005,北京通州人,作家)
在五月,从祖国觉醒的原野上,我们听到那血的滴流的声音……相信吧!咱们的力量。在五月,我们站在暴风雨前头,眼瞧着一个城市继着一个城市的崩溃,眼瞧着千万具可爱的骨骼在空中化为灰烬,然而这灰烬飘向广大的原野,从那里我们看见无数“游击队”的旗子,从那不可泯灭的碧血中间,看见更多的群众像潮水样挺起坚毅的两手。
——《在五月……》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于是芦沟桥边的炮声响了,风瘫了多年的手膀也高高地举起战旗反抗,于是敌人抢去了我们的北平、上海、南京,无数的城市在他的蹂躏之下呻吟,于是谁都忘记了个人的哀乐,全国的人民连接成一条钢的链索。
——《成都,让我把你摇醒》
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
别瞧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用处。日本人假定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日本人民对我是友好的,可是他们的军阀政府对我们国家则是太可恨了。我有什么理由只管自己,不顾国家呢?
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人,作家)
东北流亡同胞们,我们的地大物博,决定了我们的沉着毅勇,正如敌人的家当使他们急功切进一样,在最后的斗争里,谁打得最沉着,谁就会得胜。
东北流亡同胞,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土地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的记忆,努力吧!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科学家、爱国教育家)
此次上海之役,十九路军之勇敢善战,非但为全国所共钦,且亦为外人所赞许,惟所用战具,远在日军之下,如烟幕,如毒气等等,我军完全付之阙如,日军有之,即占许多便宜。其根本不同之点,即科学与非科学耳!
——《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
梁思成(1901-1972,原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 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
信仰左在我们中间多少时候了,你我可曾觉察到?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忍韧性的倔强?我们都相信,我们只要都为它忠贞地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我们在这生是如此艰难,死是这样容易的时候,彼此仍会微笑点头的缘故也就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