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远,岂曰无衣

来源:现代后勤作者:陈卫平 陈沅责任编辑:董玥
2017-02-21 19:10

在万里征途中,红军走一路,打一路,后方保障中断,军服无法正常供应。身处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他们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破解穿衣难题呢?

一、取之于敌,缴获没收

1935年9月下旬,中央红军在西兰公路上截获敌人满载被服、鞋袜等军需物资的辎重汽车10余辆。10月,在固原县的青石咀截获国民党西北军的辎重马车10余辆和军马100余匹。其他主力红军在长征中,也通过战斗缴获,获取一定数量的粮食、服装、马匹和牛羊等物资,补充部队。

但战斗缴获提供的保障量毕竟还是少数,而且不规律,特别是被装物资有别于粮食、弹药,敌军往往不会大量携带。因此,另一种取之于敌的方法就是没收征发。

根据肖锋《长征日记》,从1934年10月中旬到1935年5月底打土豪没收财产的情况共有21例。如:“1934年11月20日,没收15家地主财物,筹款3万多元,筹衣、被1200件,筹粮很多。”1935年3月底,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后,“部队控制了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广大地区,这一带接近四川盆地中心,物产丰富,部队边走边打,随口就粮,基本沿用缴获、打土豪的办法,部队的供应状况还是好的。”

二、紧急生产,自给自筹

为缓解红军被装物资供给的紧张状况,红军在长征途中临时创办了被服厂。例如,红军在大庸设立了有120余人参加的缝纫工人连,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赶制了一大批军服。在塔卧龙寨也办起了服装厂,工人们大多用手工劳动,为部队生产了大批服装。在大定县,为了帮助红军赶制被装,100多名工人操作十几台缝纫机日夜苦干,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制出1000多套军装、100条棉被和一大批子弹袋。我军后来转移时,一些缝纫工自愿携带机器随军行动,边转移行军,边为我军赶制服装。

在爬雪山、过草地时,红军为了筹措被装物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将身边能收集到的牛羊皮、树皮和草茎等物资编成了斗笠、蓑衣、背心和草鞋。据许世友回忆:“时已隆冬,冰雪霏霏,使高原气候更加酷寒。由于我们衣单身寒,当地又不产棉花,同志们只好上山割棕做成蓑衣穿在身上御寒,或把未经硝制的牛羊皮剪剪缝缝当背心穿。”

三 、购买借贷,依靠群众

途径较大集镇或商业中心时,供给部门总是尽可能组织力量整批购买部队需要的布匹等重要军需物资。如中央红军途经黔东南时,“将各城市所有布匹购买一空……部队都穿上了新军装”。

除了购买,一路上人民群众也尽自己所能帮助红军补充被装。红军长征转战黔西南时,在后勤供应方面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兴义县大蚌的布依族张明正日夜给红军打草鞋,谷草用完了就把自己的破衣服撕下来打。”有的群众自己生活本来就已经十分艰难,仍然把仅存的几尺布献给红军。

尽管红军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军服供应奇缺的问题还是难以有效解决。有的红军将士甚至在临终前将衣服脱下来留给后面的同志,自己赤身裸体迎接死亡。在生命的禁区里,红军将士没有停止步伐,他们靠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一切困难,创造出了举世公认的人间奇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