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一个由“杂牌军”创造的奇迹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晓君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23 14:17

在台儿庄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凭借火炮优势,攻入台儿庄内。守卫的31师师长池峰城立即组织敢死队,准备夺回阵地。战士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依然踊跃报名。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当即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作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敢死队趁夜色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剩下11人活着回来......

1938年,中国军队采取巷战与日军周旋。此图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顽强,后来被收录到了中学历史课本

战斗最惨烈时,东北军连长林明率军支援巷战,在他们之前进城的东北军一个营的战士全部牺牲了,而他所在的连145人,到战役结束时,包括林明在内,只剩下18人。

在临沂之战中,张自忠部有一个名叫冉得名的营长牺牲了。后来冉得名的妻子来部队找丈夫,她见到了张将军,张将军对她说:冉营长牺牲了,他是为国家。今后我张某人也会为国牺牲的,我们是军人,只是国难到了这个时候了。

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认为,台儿庄大捷更是“人民之战”。

1938年的鲁西南地区,贫穷落后。各参战部队多系杂牌,饱受蒋介石歧视,不仅武器装备很差,而且医护人员极少,药品奇缺,弹药、粮食、蔬菜供应不上。

活跃在台儿庄一带的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受命支援抗战。中共特委动员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积极配合淮河沿岸李宗仁的部队,阻击日军北犯。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进入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周恩来曾指示新四军配合李品仙集团军,牵制由南京渡江北上的日军。

自恃嫡系的“中央军”,也赞叹“人民之战”。“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枪弹、粮食的也是民众……充分地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

李宗仁亦有同感:台儿庄大捷是国共合作的结果。

时过境迁,当我们今天再回首这场战役的时候,那些曾经为民族浴血奋战的人,绝大多数都已不在人世。在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正是他们的不屈,才让我们这个民族挺直脊梁。今日,我们回首这场由杂牌军创造的神话,在感慨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为民族抗战胜利而献出生命的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分贵贱、高低,他们为国牺牲,虽被视为杂牌军,而实当尊称他们为英雄,他们为国家捐躯,亦终为后人永远怀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