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 蕞尔小国为什么敢以小搏大?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侯昂妤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26 17:24

3

举国备战,自认为对华占据绝对优势

甲午战争后,华衰日强成为中日关系新的特征,日本敢于以小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举国上下进行了全面备战,中日之间力量差距逐渐拉大。日本将甲午战争所获赔款的大部分用于扩军备战,据日本学者统计,在总计约3.47亿日元的赔款中,有2.95亿元用作陆海军扩军费、钢厂创建费及其他直接军费。

1918年9月8日,日本推出《军需工业动员法》,正式以法律形式使战争动员合法化、制度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战争动员的法令。1934年,《军需工业动员法》改名为《军需动员法》,从而进一步扩大动员范围。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于1937年10月5日发布《军需动员实施训令》。1938年4月1日,日本国会紧急审议并通过了《日本国家总动员法》。该法于1939年、1940年两次修订、补充,从组织系统审视,该法是二战期间较完备的一部战争动员法。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的全部力量,满足战争需要。日本战争动员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兵力动员、劳务动员、国民精神动员、电力动员、生产力扩张计划所需的物资动员、金融动员等。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派到中国本土的兵力达38个师团,一个师团兵力大约2万余人。为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开始加速战略原料及战争所需其他物资的储备。1931年以后,各种战略物资的进口急剧增加。1929年至1936年间,石油进口几乎增加3倍、废钢铁增加3倍、铜增加6倍、镍增加4倍、铅增加10倍。1931年至1936年间,日本工业的军事化得到迅猛发展,军工生产的潜力得到深度挖掘,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这些都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日本在国内外舆论宣传、全方位情报搜集等方面野心勃勃、志在必得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

然而,短视的日本政府没有看清楚的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积极进行近代化国家建设,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日益提高,国防能力也逐渐加强。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的侵略激发起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集举国之力抗日成为全民共识。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是一次民族力量、智慧和韧性的比拼。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经此一战凤凰涅槃,日本则多行不义自取灭亡。正如日本学者井上清所说,像彗星那样登上舞台的近代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从1895年开始把中国领土台湾变成殖民地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又像彗星那样消失了。

本文刊于2017年5月25日解放军报

“军事论坛”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