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繁,为什么他们还在坚守南疆营盘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雪振 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7-06-08 08:39

(四)

在喀喇昆仑山,有一个叫康西瓦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里,长眠着100多名烈士,他们牺牲时,大多二十岁左右,为了祖国安宁,他们的年轻样貌在战火硝烟中瞬间定格,再也无法回到远方的家。

同样是在这座山里,有全军海拔最高的机务站——红山河机务站。那年,央视摄制组来到这儿采访。令他们分外好奇的是,无论屋里屋外,张定燕总戴着一顶军帽。在室内拍摄时,记者想请他摘下帽子,张定燕不好意思地说:“头发快掉光了,不太好看。”由于高原缺氧,不到30岁的张定燕几乎谢了顶,因为担心父母见了伤心,他甚至从不主动提探亲休假的事儿。

后来,摄制组把他请到央视做访谈。一位大学生问他:“条件那么苦,你守在红山河后悔吗?”张定燕平静地回答:“我们每次上山都要经过康西瓦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100多位烈士。我不止一次看过他们的墓碑——大多十八九岁——为了保卫祖国,他们已经在雪域高原长眠了几十年。问我后悔不后悔,在那里就能找到答案。”

有时候,我们不是考虑得太多,而是想的太少,缺乏张定燕这种,真挚、恳切、朴实的“换位思考”。

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思考,诸如“骚年,还是别上军校了,除非你不是爸妈亲生的”的灰段子,才会在微信中横行其道;诸如“尖子生到部队,真是白瞎了”的奇怪论调,才有了生长和存活的土壤。

今天,我们安享着前辈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搏来的幸福,不需要再徒步翻越茫茫雪山、漫漫草地,也不用再忍受后继无援、孤立抗争的日子,但在纷争依然没有停止、和平依然脆弱的当今世界,依旧需要一个个热血青年,尤其是高素质青年加入绿色军阵,在贡献青春和热血中,去跋涉、去求索、去坚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