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突击计划”:再和自己死磕一次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陈利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10 18:50

拥抱大时代 重塑新的我

■李华

“仍有岗位在,却感觉已‘失业’。”当改革调整“靴子落地”,上士吴付涛面临的换岗压力,不是个别现象。

在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改革过程中,许多官兵都将和吴付涛一样走上全新岗位,经历转型带来的阵痛——

空降兵原某师司令部直属队工兵连集体转岗,从保障部队转为一支新型作战力量。后勤变先锋,排长郭校形容这是一次“乾坤大挪移”。他们要重塑的,不仅是作战技能,还有专业兵种的运用思维。

大学生士兵陈彬走下站岗执勤的哨位,成了武警四川省总队直升机大队的一名机务兵。正在某基地参加严格业务培训的陈彬所面临的挑战,既在于掌握全新的本领,又在于将曾经的成绩“归零”……

换岗,不是一次普通的工作调整。它充满挑战,也蕴藏机遇。在新的一轮“士兵突击”中,谁能够更快适应新的岗位、锻造新的能力,谁就能成为勇立改革大潮的弄潮儿。

换岗,不是官兵自己的小事,而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事——没有一个个个体的自我重塑,哪来一支军队的换羽新飞?履职新岗位,每名官兵脚下都有一个与军队建设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坐标。

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融入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彰显其人生价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救亡图存的大潮中,中文和历史双百分、物理却只考了5分的清华学生钱伟长毅然“弃文从理”,致力于科技强国。最终,他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万能科学家”。

上世纪70年代,36名大都只有初高中文化的水兵,最先闯入了我国核潜艇时代。他们中,有的人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但一道命令之下便向科学技术的高峰发起冲锋,驾驭我国首艘核潜艇驰骋水下战场,再立新功。

2010年,即将到龄停飞的战斗机飞行员李浩选择了改飞无人机,一路见证中国空军步入无人作战时代,李浩也成了空军“首席无人机飞行员”……

当然,转型总是有阵痛,重塑从来不简单。为补上理科短板,钱伟长废寝忘食苦学一年,才使得数理课程成绩超过了70分;为驾驭核潜艇,第一代核潜艇官兵学习了30多门学科知识,操纵上万种设备;为飞好无人机,李浩经历了4次转隶、5次移防,从东部沿海一直走到西北戈壁……

有则寓言讲,晾衣竿问笛子:“同为竹子,为什么我一文不值,而你却备受欢迎?”笛子答:“因为你只挨了几刀,我却经历千雕万凿。”

是做晾衣竿,还是做笛子?是在改革调整的时代大考中败下阵来,还是积极重塑自我、雕琢成器?这是换岗后,每个官兵都必须作出的回答。

愿每位战友都能拥抱大时代,重塑新的我。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7年8月10日第05版;原标题为:上士吴付涛的“新兵突击计划”)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