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竟爱上了战士的“吐槽”,为啥?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吴敏 贺军荣 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7-11-22 15:01
 

迎着“问号”走,创新才能“走心”

对于新生代士兵来说,“大锅饭”“自助餐”“开小灶”,一个都不能少

在武警陕西省总队采访,记者发现,“战士吐槽会”并非唯一的新生事物。

“基层部队一直在积极探索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政治处主任谭立国介绍说,“前些年,我们有‘理论宣讲队’‘诸葛亮会’。随着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有的单位推出‘军营故事会’,有的单位办起‘军营演说家’,还有的单位跟风办起‘军营最强大脑’‘军营朗读者’。不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不过,并不是所有新方法、新形式都会受到官兵喜爱,有的活动开展没多久就“走样儿”,有的活动“干部心累、士兵身累”。

谭立国认为,战士吐槽会广受欢迎说明一个道理:迎着“问号”走,创新才能“走心”。

李京特别认同这一观点。一次,李京发现战士普遍对国际安全形势感兴趣,便组织官兵观看电影《我的战争》。观影后,大家讨论积极热烈。李京从中领悟:“找准集中授课的‘最大公约数’,‘大锅饭’就能吃出新味道。”

在李京看来,经常性思想工作与吃饭一样,众口难调很正常。对于凡事爱问“真的吗”的新生代战士来说,“大锅饭”“自助餐”“开小灶”,一个都不能少。

真心面对“吐槽”,“问号”才能变“叹号”

官兵的“牢骚话”换个角度看就是“心里话”,与战士心心相印,才会与他们的“问号”共振共鸣

吐槽会为何这么受战士欢迎?

八中队应急班班长郑明岗说的好:“吐槽错了,一笑而过;吐槽对了,必有回响。”

老话说,顺藤摸瓜。如今,“槽点”就是士兵思想这根藤上的“瓜”。李京说:“顺着战士们在吐槽会提出来的问题,向根源上探寻,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能靶向瞄准、高效解答。”

带兵人真心面对“吐槽”,“问号”才能变“叹号”。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政委王小平认为,对待官兵疑问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随时检验着一名带兵人是否真心为兵的情怀。

“官兵的‘牢骚话’换个角度看就是‘心里话’。”王小平说,只有满腔热情、饱含真情的把官兵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兵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战士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与战士心心相印,真正与他们的“问号”共振共鸣。

把问号拉直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战士吐槽容易,关键是吐槽之后怎么办。”李京说,比发动官兵“翻箱倒柜”找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官兵“说话管用”,反映的问题不能“泥牛入海”或者只是得到“万能回复”,实际解决却遥遥无期。

如今,李京和中队里的其他带兵骨干都养成了随身带本子的习惯。每开一次吐槽会,他们的本子上就写满了下一步急需解决的事情,兑现一个打钩一个,逐一销账。

去年底,八中队军营网吧在士兵强烈要求下正式开放。每到周日,十余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前,都会挤满兴奋的脑袋。

记者打开网络主页,发现他们开设的学习答疑、生活服务、心理咨询、成才服务、法律咨询等栏目,涉及战士学习、成才、恋爱、消费、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今年老兵复退前,他们开展网上答疑受到官兵的点赞。

“随着‘互联网进军营’的持续推进,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更新观念、优化结构、创新方法,仍然是带兵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王小平说,越是新手段,越要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为经常性思想工作插上“新翅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