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你好!二〇一八,我想对你说

来源:军营观察家微信作者:甄过责任编辑:董玥
2018-01-08 10:35

(一)

我想从一个拥抱说起。

一年前的冬天,我从战友口中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像往年一样,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边防拉则拉哨所寒气逼人,不同的是,坚守在哨所里的战士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军报融媒体报道组将到哨所采访。战士们把哨所里里外外打扫了个遍,换上了干净的军装。

然而,在报道组出发前,天气变化,大雪封山,通往哨所的车道断了,只能步行。山路崎岖,加之采访的记者大多第一次上高原,考虑到安全,部队领导建议取消采访。听到这个消息,前来为记者带路的连长有些遗憾地嘟囔了一句:“可惜了,战士们盼了好多天。”

这句话一下撞进记者们的心里,他们一商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按原计划前往哨所。

那天,跨过茫茫雪野,来到了高山哨所,队伍里的一名女记者已经冻得嘴唇发紫。一个小战士惊喜地说,我们很久都没见到陌生人了,更别提女孩。

后来,我特意找到了这名女记者的联系方式,和她聊起了这次采访。她的话让我动容。

她说:那天,看到战士们给她端来苹果,她的泪在眼眶里不停打转。她在文章里写道:我不忍心吃他们从山下好不容易背来的苹果,不忍心喝他们从一公里外背过来的水。

她说:临别的时候,自己突然觉得写什么、拍什么都不重要了,她一定要给哨所的战士每人一个拥抱。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抱抱他们。”后来,她干脆用《翻山越岭,只为给你一个拥抱》做了稿子的标题。

我想,许多年后,当哨所的年轻战士们脱下军装,他们一定还会记得那个寒冷冬天里的温暖拥抱,记得那篇写有他们的稿子。

那位记者,是军报新媒体记者。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的解放军报,有多位牺牲在采访路上的记者。“她”的记者,足迹踏遍了祖国的边关哨所。她的许多名篇诞生于火线,诞生于猫耳洞,诞生于孤岛和荒漠。

“她”是全军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为全军官兵代言,展示全军官兵风采。“她”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战友。

“她”记录了许许多多基层战友说的话,传递了许许多多基层战友想知道的消息。

“她”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情感指数”——对官兵的情感有多深,在部队的影响力就有多大。官兵们对她最大的期盼,就是多为军人说说话。

我的一位领导转业后依然收藏着几份军报。这是今年军报“军营观察”版聚焦军转话题的5期报纸:《转业,保持一个好心态》《是什么影响了你的选择》《军转,网络生态面面观》《这杯“军创咖啡”告诉我们是什么》《军转干部:是财富不是包袱》……一连5个整版,写出了军转干部的焦虑和期待,给转业干部提出了许多实在管用的建议。这位老领导说:冲着“军转干部是财富不是包袱”这句话,他也要把这几份报纸带回家。

基层官兵有时私下议论,一些光讲大道理的稿件,效果并不好。这不是说大道理不能讲,不是说大道理没人信,而是有些文章的角度和语气让人感觉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把讲道理的口吻和角度换一换,会不会更好呢?

大家还比较反感“比惨式”的宣传报道。比如,某某连长为了比武竞赛多次推迟婚期;某某班长为了完成训练任务错过了与至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有时候,稿子把军人“变”成了走不近、认不清的模样,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

同样是军报的文章,我的手机里至今还留着那篇《你们的转身,军队的转型——写给面临脱下军装的30万战友》。

那天,翻开报纸,读到那句“军装是军人的皮肤,脱下军装就好比脱层皮,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懂”时,我一下子定住了。

一位军嫂问丈夫:“回家了,干嘛还天天穿个军装?”丈夫答道:“我怕过段日子穿不着了!”妻子一听眼圈就红了。

当我把文章里的这个小故事发给在外地的妻子,她沉默了许久后在微信里发来几个字:“你这个傻瓜。”

同样是军报的文章,一篇7年前刊发的《若有战,召必回》被网友们翻出,在朋友圈里疯传。当不少战友含泪脱下军装,写下“若有战,召必回”时,网友们恍然大悟:这六个字原来出自军报。

军报靠什么吸引人?是“内容最权威”“内容独家”“内容严谨”吗?是,但不仅是!基层战友们更需要的,是军报给大家讲点热乎的事,说点热乎的话。

如果说,官兵期待军报更好,是期待军报和我们的心更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