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运用精锐力量实施精确作战的特征更加突出,在防区外对全纵深目标进行中远程精确打击成为重要作战方式。必须着眼作战空间和武器打击距离、精度及兵力兵器机动范围的变化,重视战略上后发制人与战役战术上先机制敌有机结合,突出远程作战制胜机理问题研究。
抢先开展“全域性”信息攻防行动。“欲制胜者,情报为先。”在远程作战中,缺乏信息优势就等于失去战场优势,兵力兵器就是聋子、瞎子,成为被动挨打的活靶子。实践证明,通过软硬结合的信息攻防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打击手段,破坏对手“观察—判断—决策—打击”链,尽可能地封住对方的眼睛和耳朵,让对方变成瞎子、聋子,可导致对方决策失灵、协同失调、行动失序,实现信息争夺我优敌劣,这是胜算远程作战的关键一筹。近年来,外军无人侦察机、攻击机在海外信息攻防行动中大出风头,为远程作战增添了无尽智慧。在可以预料的将来,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再度向前推进,颠覆性技术的闪亮登场,“三无战争”将独领风骚。信息对抗的时空特性更加张扬,信息优势的博弈手段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全域性”信息攻防行动尤为惊险、棘手,对制胜远程作战信息控制权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重视,早做应对准备,主动研究建什么、怎么打、如何防等问题,力争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精准制订“菜单式”打击目标清单。远程攻击武器系统虽然配备完备的目标引导和打击系统,但并不是想打哪就打哪。如果不分目标轻重缓急乱打,就可能因错打而在政治上严重丢分,甚至降低制胜几率。“兵之胜负在合”。提高攻击效率,实现“合”的意图,需要在行动上有序,步调一致,避免“同役不同心”或“同役而不协力”现象发生。制订“菜单式”打击目标清单,就是把握远程打击目标全纵深特点,快速搜集打击目标参数,并依据目标数字化特征信息,明确对取得远程作战有主要支撑价值的重要目标、关键节点、决定环节发起攻击的时机、手段和方法等,明确打击任务分工。这对于控制远程作战进程和节奏,整合作战秩序,节约战争资源,实现有序联合作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战场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基本要求。要随时加强对敌作战系统的薄弱环节、软肋和死穴等目标的确定。在情况允许时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以打乱对方体系布局,牵制其强点续战锐性。事实证明,明确对方的强点和弱点目标,有利于在既定“菜单”的指引下根据战争目的和进程,按需实施打击,推动以远制远和以近制远行动有序展开,推动战局快速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快速实施“点穴式”火力打击。“快准狠”,是评估远程作战效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外军始终注重远程火力点穴式精确打击能力建设,并取得了一定优势。如“战斧”巡航导弹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作用下,可实现从海上与空中对上万公里外的点状目标的精确点穴,大大提高了远程作战效益。在近年来的海外作战中,美军一贯采取的远程攻击都是在空间的各种侦察、通信、导航定位等军用卫星保障下,在空中电子干扰机的掩护下,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攻击弹药,大量采用防区外超视距联合精确打击战术,摧毁对方要害目标,削弱对方有生力量,为地面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未来,在时间要素不断升值,“发现即摧毁”要求不断提高的远程作战中,为确保军事打击和政治需要双赢,实现“侦、控、打、评”的高效循环,必须借助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对攻击目标实施精确侦察与定位,对作战决策实施精确设计与谋划,对远近作战力量实施精确计划与调度,对全部作战行动实施精确准备与控制,对打击效果实施精确反馈与评估,力求以最小代价取得最佳作战效果。
重视远程攻击和近战歼敌力量有机结合。古人云:“险则迅,短则劲;故战之势,当险峻而短近也。”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如此,信息化远程作战也不能忽视“近战歼敌”的价值和效果。事实上,作战距离的远与近是相对的,无论射程是否处于优势,靠近前沿部署现有近战武器装备,积极进行袭扰或胶着破坏“有把握目标”,既可弥补远程打击兵器数量不足或“火力臂短”的弱项,也可通过抵近作战兵力潜在的控局、扰局,减煞对方远程打击的相对优势,达到“打一点而撼动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这是远程攻击和近战歼敌的辩证法,也是立足现有装备制胜的充分表现。如美军为谋求远程作战的综合效应,经常把远程打击力量和特种作战部队结合使用,在海外作战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制胜价值。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曾坦言,“不拘一格、富有创意的特种作战行动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攻击敌军重心,而常规作战行动往往很难攻击敌军的这些重心。”与此同时,部分远程打击兵器如果尽可能地靠前部署,也能跳出对方远程打击圈,既有利于解决“够不着”问题,也可通过破坏对方纵深目标而后推打击区域,延长攻击纵深,迫其回撤远战兵力兵器。当然,作战中也要注重对敌远程打击的防护,适时主动撤出远程打击区,到对手“够不着、打不到”的区域进行反击。如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坦克与伊军坦克相遇,美军立即退到伊军坦克直射距离(1800米)以外,依靠其坦克直射距离远(2700米)的优势,成功地打击了伊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