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评出2015年度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罗铮 庞清杰责任编辑:菅琳
2015-12-31 03:07

(二)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写在《双城记》开头的这句话,又何尝没有关照到如今这个时代。

2015年国际军事舞台上的种种悲欢之所以上演,与当下的时代特性不无关系。

纵向而言,这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员、物资快速流动,网络空间四通八达,不同国家相互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应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快速”,人们出行免却了舟车劳顿,但恐怖分子也有了可乘之机。“9·11”事件中,劫机的恐怖分子借上了波音飞机的“东风”;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驾驶的车辆挂的是比利时牌照。

因为网络,人们再不用忍受相思之苦,但网络空间中罪恶也在潜滋暗长。通过网络,“伊斯兰国”大肆传播极端思想。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竟多是土生土长的欧洲人。

全球化时代,由于恐怖主义等跨国威胁的加剧,愿意或是不愿意,各国都被推上同一条“命运之舟”。

横向而言,这是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时代。在这一状态中,国家是独立、平等的行为体,国家之上再无权威。现实主义者认为,“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互相猜忌,身陷“安全困境”,为追逐自身的权力或安全各行其是。

正因如此,美俄在乌克兰、叙利亚等问题上交锋不断;

正因如此,美国抛却脸面,总动些遏制中国的歪脑筋;

正因如此,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围绕是否侵略主权,双方争论不休。

不难看出,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拧巴”的时代:全球化要求不同国家怀着一颗“公心”携手合作,而“无政府状态”则要求国家揣着“私心”利己而为。

由于这种“拧巴”,2015年的国际军事舞台上,屡屡上演对台戏,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就是一例。尽管双方都认为应该打击并正在打击极端组织,但山姆大叔并不欢迎巴沙尔继续执政,俄罗斯则认为巴沙尔政权是打击极端势力必不可少的盟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