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兵称谓中的“跑调”违规

——陆军第39集团军对称呼中“戴高帽”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海洋 张佳帅 向勇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22 03:12

称呼同军队特有的组织形式以及生活秩序一样,是维护和提高战斗力所必须的——

按条令严格规范称呼

称谓虽小,隐患不少。“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要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抓起,口子再小也不能开。”该集团军领导认为,建设正规化军队,必须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举止。称谓混乱的现象若不纠正,不但会降低法规权威,助长吹捧之风,还混淆了上下级关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更可怕的是,无形之中把下属的心思引导到研究领导喜好、琢磨领导称谓上,对单位建设无利。对此,他们研究制定出一套“组合拳”,整治这股不正之风。

常学法规狠抓养成。结合开展“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活动,他们从规范称呼、坐卧立行、军容风纪等点滴小事抓起,强化官兵的法规意识。利用板报、广播、连队电子屏幕等载体,宣传《内务条令》中关于军人间称谓的规定,引导官兵防微杜渐,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广泛利用办公会、交班会、连务会、晚点名等时机,重申条令原文,教育官兵认清正确使用称谓对纯洁官兵关系的重要意义。

结合案例澄清认识。他们广泛收集了中外战争史上,因为称谓乱套而影响战局的例子,纳入条令法规学习内容,要求官兵人人撰写体会。鼓励吃过这方面亏的官兵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官兵切莫因小失大。中士李成晓坦言,以前总觉得不让乱叫称谓是小题大做,看了那些案例后深受警醒和教育,以后必须老老实实按条令条例去做,不能重蹈覆辙呀。

紧盯纠治形成常态。他们从领导带头做起,及时纠正下属对自己的“戴高帽”称谓。“纠正几次后,他们很快就改过来了。”某机步团政委焦扬告诉记者,关键是拔除官兵思想上“唯上媚上”的观念。对此,他们举一反三,大力纠治帮领导掀门帘、端水杯等行为,引导官兵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把精力用在谋训备战上。某连排长程龙谈起变化一脸轻松:“以往对正副职领导的称谓反复拿捏、慎之又慎,生怕叫错了别人不高兴,现在大家再也不用为这事犯愁了。”

【相关链接】

《内务条令》第七十六条规定:军人之间通常称职务,或者姓加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首长和上级对部属和下级以及同级间的称呼,可以称姓名或者姓名加同志;下级对上级,可以称首长或者首长加同志。在公共场所和不知道对方职务时,可以称军衔加同志或者同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