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夜受领抢险救援任务,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闻令而动、紧急驰援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市人武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下,驻军、武警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紧急驰援灾区一线,抢修生命通道,救援被困群众,加固危险堤段,疏通拥堵河段……战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勇顽强、勇于奉献的感人事迹。

救灾现场。
7月18日22时,巡岗结束正准备熄灯休息的91967部队参谋长冉瑞接到沙河市委常委、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市人武部政委刘松峰的电话:“驻地柴关乡王硇景区有群众被洪水围困,请求部队支援。”
“请刘政委放心,我马上向上级请示!”接到电话后,冉瑞向团政委李伟报告后,迅速向上级作战部门报告,上级首长亲自打电话来交代:“全力以赴,全力配合,全力支持!”
凌晨时分,正在被窝里休息的官兵被一阵紧急集合哨吹醒,20名官兵齐装满员,迅速登车,与市人武部刘政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现民、市环保局局长曾社斌带领的救援队伍汇合后,紧急开赴柴关。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积水四十多厘米;刮倒的大树、电线杆不时横在路上,泥石流一处连着一处。车队行进到五里碑时,天上,狂风夹杂着暴雨依然不屈不挠地下着,路面上,积水近七八十厘米,救护车不带不抛锚在路边,官兵们不得不全部下车,涉水前往,一会搬抬大树,一会清理路边巨石。凌晨两点,终于到达柴关乡,顾不上喘口气,紧急投入救援行动。
在救援过程中,发现因持续降雨导致道路被大水冲毁,车队无法前行。经过现场查看,官兵们果断动手用石块截住河道,拦截上游湍急的水流。虽然一夜没有合眼,但每名官兵都不敢懈怠,他们不顾泥石流和山洪危险,有序指挥、科学施救,全力投入抢险,终于打通了通往王硇村的救援通道。

救援车辆几乎被洪水淹没。
7月20凌晨,大沙河高庙段南岸出现溃堤险情,内侧坝体连续塌方。接到市人武部领导通知后,武警沙河市中队在大队长史占军带领下,紧急出动兵力40多人次,连夜赶赴抢险一线。抢险过程中,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全体参加抢险的队员中叫响了“我为祖国流血汗,我为人民写忠诚”的战斗口号,党员骨干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连续两天的战斗中,中队官兵员们先后搬运物资80余吨,装运沙袋3000余包,加固堤坝近60米,被市领导称为“样板堤段”。
20日凌晨2时左右,刚带领部队从市区七里河抢险回来,还没有来得及脱下满是泥点的迷彩服,河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某团团长元延明接到沙河市人武部政委刘松峰的电话:沙河市境内大沙河高庙段出现溃堤险情,请组织部队紧急支援。
接到电话后,元团长二话没说,立即向上级报告。得到上级批准后,马上通知参谋长张建都紧急组织近200名现役干部和预备役官兵,连夜开赴沙河。听到该团部队连续战斗两天的消息后,远在石家庄的师长张安法亲自驱车赶往大沙河抢险堤段看望部队。邢台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董晓宇市长,到沙河查看灾情时,看到大坝上抢险工作组织得有条不紊,特别是驻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装运沙袋、加固大堤,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连声称赞:沙河市的防汛抢险工作组织得就是有序,驻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关键时候就是得力!并现场交代有关部门,一定要好好宣传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