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他的一生,就用“战”和“写”两个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剑飞责任编辑:胡雪珂
2017-11-13 09:25

我1923年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9岁母亲病故。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学校关闭,加上父亲病故,我被迫辍学到上海华东皮鞋公司当学徒,曾亲眼目睹日寇侵华的种种暴行。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从为革命而战到为革命而写

■陈剑飞

人物小传

陈剑飞,上海人,1923年7月出生,1938年9月入伍,1938年12月入党,历任文书、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大队政委、师副政委、分区副政委、陆军学院研究员。参加过晋东南、鲁西、湖西反扫荡,淮海、渡江、解放贵阳等战役战斗,1983年7月离休。

前段时间,我将刚完成的《晚霞光辉夕阳记》初稿送给来家访的干休所政委卢军,想让他帮我提提建议。卢政委接过书稿,笑着问我:“老首长,您都94岁高龄了,劲头咋还这么足?”我说:“我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战’和‘写’,离休前为革命而‘战’,离休后为革命历史而写,为前辈战友而写,为奉献社会而写,为夕阳生辉而写。我写书,一是感恩,二是总结,三是传承,就是要把军队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写出来,力争给后人多留些精神财富。”

聊得兴起,我又跟卢政委介绍我为自己制定的“一二三四”生活目标。一副对联——快快活活过日子,健健康康增年龄。两个目标——百岁是近距离目标,“百二”是远距离目标。三个坚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紧跟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挥余热做好力所能及的公益小事。四个只管——小车不倒只管推,发展不停只管学,离而不休只管为,生命不息只管写。除了刚完成的书稿,我还计划撰写《云南铁路发展史》《贵州秀丽山水魅人》等书,争取2022年前出版。

说起书写的习惯,可以追溯到战争年代。我1923年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9岁母亲病故。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学校关闭,加上父亲病故,我被迫辍学到上海华东皮鞋公司当学徒,曾亲眼目睹日寇侵华的种种暴行。抱着对日寇的无比仇恨和朴素的爱国思想,怀着对苦难同胞被压迫、被欺凌、被奴役的深深同情,我毅然携笔从戎,辗转万里北上延安参加革命。战争中,我身兼数职,既是指挥员、战斗员,还兼战地记者。我有积累资料的习惯,打一仗就写一点,有一点新鲜事就记一点,有战友阵亡了,我就尽量把他的先进事迹记下来。

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离休之后。我立下“生命不止、学习不停、笔耕不辍”的宏愿,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乐到老。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中,我自我感觉越写越好,越写脑子越活,越写越想再写。遇有疑惑或难解之处,我经常查阅资料,甚至到书店、图书馆里寻根究底。为此,老伴刘玲常嗔怪地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那么认真干吗?你能把它吃到肚子里不成?”2010年10月,为悼念老伴,我赋诗道:“老夫老妻度日月,刘玲说我写百岁,如今爱妻仙逝走,殷殷嘱咐记心中。写书写到一百岁,奉献社会不计酬,要写书目真不少,艰苦奋斗是法宝。”

30多年来,我先后自费出版《八年抗战组诗》《一三九团抗日征战记》《万里历险从军记》《铁血拼搏抗日记》等书,发表各类文章50余万字。我笔下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许多史料,被收入原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成都军区和原第14集团军军史。

人活百岁不是梦,创新学习无止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将一如既往写下去!

(宋良军、黎俊杰整理;照片由作者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