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把战场“搬”进课堂——记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标兵教员季晓松

来源: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作者:廉鑫 胡宝玉 责任编辑:王凤
2021-09-23 17:16:35

九月教师节

致最美教师

向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教师们致敬!

 

学院标兵教员——人物小传

[人物简介]季晓松,男,1979年6月出生,1998年9月入伍,现为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某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先后承担研究生、中级任职培训、初级任职教育、外国留学生培训、新装备培训、军事职业教育等14种培训对象8门课程授课任务。多次参加军区级以上组织的大型演训活动,服务部队辅导讲座20余场次。先后被学院、校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优秀教员、校区最美教员,2019年荣立三等功1次。2021年9月被学院表彰为“标兵教员”。

“心跳115,高压162,低压117,快——立即供氧!”

“停下,我要坚持一会儿……”

2018年4月的一天,西藏军区某部连卫生员小毛正准备给首次上高原代职的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某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季晓松开通供氧,却遭到季晓松挥手拒绝。小毛顿时愣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高原反应生命受到影响,却还要继续坚持的“病人”。

“再坚持坚持,我要让身体习惯这种缺氧状态,尽快适应高原,尽快投入工作!”躺在用砖头支撑起的简易小床上,剧烈的头痛和急促的呼吸让季晓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也就是这一“扛”,使他以最快速度适应了高原环境。

“博士也是战士,战士就该上战场!”第二天,身体稍稍转好的季晓松再次拒绝休整提议,立即走上海拔4500多米的点位,跟随部队官兵执行任务。

“季主任,这些装备刚列装到位,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操作……”上山就遇“拦路虎”,考验又添“新情况”。季晓松看着部队官兵急切的眼神,他立即放下背囊,对这批新型武器装备操作使用进行研究起来。结合教学实践,季晓松很快破解了新装备性能特点和操作要领。

“担负作战任务方向地形复杂、开阔地少,装备展开有不少困难……”季晓松地图推演、现地勘探、模拟实验,经过一周的努力,横亘在他面前的棘手问题迎刃而解,他所在炮兵营列装的3种类型新装备很快巧妙地部署到位。

与此同时,季晓松帮助各营连编排战斗单元,白天组织装备教学、技能训练,晚上分析敌情、战斗研判,与高原官兵吃住在一起、娱乐在一起、训练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官兵们用最短时间掌握了所有新装备操作技能,开进展开、战斗配置、火力计划等多套作战方案摆上桌面,受到上级领导高度赞扬。

“教战不研战,等于纸上谈兵;研战不实战,莫过画饼充饥。”同年8月,一项重大演训活动在高原某地举行。季晓松担任调理组组长,他带领调理组人员掌握调理规则,熟悉演习背景,梳理关键点16项500余条,构设临机情况30多组,勘选点位20余个,紧贴实战设险局,瞄准磨砺摆兵阵,让参演红蓝双方领导惊叹不已。

“让课堂对接战场,把战场‘搬’进课堂”,一直是季晓松钻研和努力的方向。他抓住此次演训良机,带领调理组同志从难从严执“导”,既以实战标准审视不同类型部队体量,又考虑战场需求、衡量兵种特点,把部队逼到绝境、险境、困境、危境,逼出实战能力。

“这样的演训真解渴,完全展示出了下一场实战思想新领域。”演训结束后,该部领导感慨地说:“季组长和调理组不简单!”调理组与演训官兵一起吃大锅饭、睡车厢板,风餐露宿、饮沙卧雪,摸爬滚打、奔袭流汗,帮助部队查找出6类30多个问题,这种工作高标准为部队树立了榜样,受到各级领导高度好评。

“海拔高,斗志应更高;空气缺氧,但精神不缺氧。”代职结束,季晓松回到学院走上讲台,冷武器理论课立即有了思政元素,有了胜战的温度、热度和激情。

“案例来源实战、贴近实战、解渴管用,我们很爱上季教员的课!”“我们最喜欢季晓松教员,他讲课生动形象,说话风趣幽默,管教张弛有度……”季晓松深入军事斗争最前沿,将学到的最真实战法、训法“反哺”到教学主阵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学员们不但学得快,还立足课堂创新不断。

三尺讲台连三军,为战育人结硕果。高原行给曾经攻读博士“发射理论与技术”方向的季晓松一个很大的惊喜:他攻关的“实战条件下重型装备在高原使用问题”研究成果,在院校教学当中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近千名毕业学员走进作战部队,很快成为该型装备指挥主力。

近年来,季晓松在完成好一线教学的同时,积极与教研室的同事们一起研究课题,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院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编写专著5部、教材15部、教程6部、多媒体教程7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全军军事科研“十二五”重点课题各1项,多项成果走出课堂、走进部队,助力战斗力与时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