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创新主动脉弓上杂交技术应用治疗模式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贾宝成 马凤霞 蒋红梅 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1-11-09 11:27:48

学部引领协作 创新主动脉弓上杂交技术应用治疗模式

——腋腋动脉转流+TEVAR治疗左锁骨下巨大动脉瘤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接收一名49岁男性患者。患者入院前主诉持续性左侧胸背部针刺样疼痛,伴头晕,左上肢明显肿胀麻木,确诊“左锁骨下动脉瘤”,在短短20天内瘤体最大直径由3.9×2.9cm增长到5.1×4.6cm,增大幅度超过1cm,随时会有瘤体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的危险。心血管外科作为首诊科室,郭清旭主任详细了解病情,预见瘤体破裂风险极大。鉴于病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启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学部多中心多学科联动合作机制,为主动脉弓上杂交技术应用治疗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典型案例。

学部联动协作,跨中心会诊讨论

为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救治方案,充分发挥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学部建设优势,七中心心血管外科特邀心血管病学部成人心脏外科王嵘主任及ICU、风湿免疫科、麻醉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专家共同研讨。一致认为,患者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引起血管动脉硬化是其危险因素,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继发瘤样扩张,排除外伤性动脉瘤、血管炎性动脉瘤及感染性动脉瘤,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合并血栓形成,重建后血流冲击容易导致血栓脱落诱发脑梗,左侧椎动脉盗血可能是头晕的更直接原因,术中需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改善大脑低灌注。

王嵘主任认为,患者目前症状主因巨瘤压迫导致。体型肥胖及左侧腋鞘解剖结构紊乱,术中显露可能会有难度。瘤体切除重建手术需开胸,创伤很大,需要体外循环保障,出血多,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手术,胸外小切口搭桥后,经股动脉穿刺完成TEVAR隔绝左锁骨下动脉,经左侧肱动脉入路进行瘤腔弹簧圈栓塞,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隔绝栓塞瘤体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改善脑灌注。

无影灯下携手,手术过程优化对接

手术按照术前的预案,双侧锁骨下切口入路,王嵘主任快速显露右侧腋动脉,游离左侧腋动脉时,被增粗的腋静脉及其侧枝血管、臂丛神经遮挡,左侧腋动脉灌注不足等原因特别纤细,搏动微弱,给解剖显露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有条不紊逐个血管神经解剖分离,保护腋静脉及臂丛神经,显露左侧腋动脉,应用降落伞技术端侧吻合Gero IRST08040040L人工血管;

郭清旭主任选用双侧股动脉+左侧肱动脉穿刺入路,主动脉弓高压造影显示:无名动脉、右侧颈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通畅,桥血管右向左转流通畅,无扭曲及吻合口狭窄,无造影剂外溢,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瘤样扩张,最大直径5.1cm,远心端重度狭窄(85%),左侧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远心端盗血显影,输送Medtronic 大血管覆膜支架于无名动脉远端精准定位释放,经肱动脉入路选入瘤腔,选用EV3可控弹簧圈栓塞,再次于主动脉弓部造影显示:桥血管血流通畅,瘤腔无内漏,左侧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正向血流通畅,穿刺点使用ProGlide缝合。

患者术后顺利拔管,安返病房,意识清楚,监护显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左上肢皮肤明显消肿,左侧尺桡动脉搏动较术前明显增强,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换药观察切口愈合良好,体温正常,复查血结果基本正常,术后1周出院。

专业互补,发挥特长

此次手术顺利开展,得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及心血管病学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标志着心血管病学部多中心协作,弓上杂交技术应用在主动脉分支复杂病变治疗模式的创新。为多中心多学科联动配合,在更多手术领域实现突破奠定基础。